巨大胸膜纤维瘤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
全国少见(图为手术现场)
年1月10日,医院(医院)成功完成省内首例巨大胸膜纤维瘤切除术,被判“死刑”的患者奇迹重生。
(图为手术现场)
1月初,我院收治一名女性患者,该患者胸腔右侧有一巨大肿物,同时伴有大量出血。入住我院之前,其曾前往北京、医院治疗,因肿瘤太大,有医院曾做切除右侧两根肋骨取出肿瘤相关讨论,医院都因考虑该患者病情复杂,存在大出血等巨大风险,遂拒绝手术,宣判此病无力回天。
(图为手术现场)
该患者经我院胸外科于福田MDT专家组会诊初步确定为“巨大胸膜纤维瘤”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然国内有少量巨大孤立胸腔肿瘤的病例报道,但同时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严重这一严重疾病的病例在国内尚无报道。加上肿瘤巨大,想要成功完成该例手术风险超出了想象。
第十八批赴青博士团博士、挂职副院长徐泉会诊后强调,作为罕见病例,患者肿瘤所在位置十分凶险,加上肿瘤巨大,在合并疾病复杂的情况下想要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的几率非常低。
年1月9日,在副院长徐泉、院长助理邢艳霞的指挥下,胸外科于福田主任、董锦忠副主任、刘浩明医师以及麻醉科、手术室、检验输血科等科室医护人员默契配合,行胸腔镜辅助下右开胸右上纵膈肿物切除术,这台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手术,最终顺利完成,胸腔镜辅助下的手术切口只有肿瘤的一半长,术后第二日患者就能下地活动了。医院判了“死刑”的患者,奇迹般重生。
(图为院长柴多慰问患者)
术后,恢复意识的患者激动的说道:有于主任才有现在的我。
(图为党委书记马有明为患者送上鲜花)
采访主刀医师于福田主任时,他强调手术都有风险,这台全国都少见的复杂手术的风险更高,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师,在考虑风险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手术的顺利完成,他表示欣慰,但更多强调的是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手术顺利的关键。
(图为院领导与于福田主任交流患者病情)
术后,院长柴多、党委书记马有明等班子成员对患者进行慰问,送去鲜花和水果,祝其早日康复。
专家介绍于福田: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年作为访问学者在韩国高丽大医院的胸外科、血管外科进行系统的研修。参加过多次大型医疗抢险救灾工作,抢救过大量急危重症病人,先进事迹在黑龙江省《新闻夜航》节目、黑龙江工人日报、医院院报进行报道。以其事迹拍摄的“大医精诚”专题片在腾讯视频中播放,深受广大同行、同事及患者的好评。主攻方向:
1.肺部良恶性肿瘤、肺大泡、胸腔积液,食管胸腺疾病的诊断与微创腔镜手术治疗;
2.肺部小结节CT定位手术,肺部疾病支气管镜下的诊断治疗;
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血栓栓塞症、下肢静脉血栓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
联系
董锦忠:肿瘤外科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胸外科硕士研究生。对胸部良恶性疾病诊断、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单孔胸腔镜肺活检等微创手术。擅长早期肺癌诊断、微创治疗,及各类肺、食管良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
联系
刘浩明:医院进修学习2年,师从医院胸外科主任牟巨伟教授,对胸部肿瘤常见疾病,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联系
胸膜纤维瘤介绍
胸膜纤维瘤过去认为是局限型胸膜间皮瘤,现证实该类肿瘤来源于胸膜间皮层下间隙的间叶细胞,而不是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故应为胸膜纤维瘤。胸膜纤维瘤有良、恶性之分。
(一)良性胸膜纤维瘤良性胸膜纤维瘤(fibroustumorsofthepleura)多发生于脏层胸膜,少数来自壁层胸膜;大多数肿瘤有蒂,并长入胸膜腔。肿瘤也可无蒂而附着于胸膜,大小、形态各异,可小如结节,大到充满单侧胸腔,但大多小于10cm。其病因与接触石棉无关。常见于50~60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良性胸膜纤维瘤应予手术治疗。对有蒂孤立肿瘤,可行局部切除;若肿瘤位于壁层胸膜、纵隔、膈肌等部位,应尽可能广泛切除;若肿瘤位于肺实质内,应行肺切除术。局限型良性胸膜间皮瘤彻底切除预后甚佳。
(二)恶性胸膜纤维瘤临床对恶性胸膜纤维瘤(malignantfibroustumorsofthepleura)与良性胸膜纤维瘤常难以区别。一般恶性胸膜纤维瘤病人常有胸痛、咳嗽、发热及气短,低血糖比良性者更多见,但很少发生骨关节病。X线及CT检查所见与良性胸膜纤维瘤相似,当肿瘤侵犯胸壁造成骨质破坏时有助于诊断。
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切除彻底与否直接影响其预后。完全切除者,术后可不必行化疗或放疗;切除不彻底者,术后仍应辅以放疗及化疗。
:综合办
:韩明媚
:薄莹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