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Mate-仍是目前唯一证明一线免疫治疗能够改善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生存获益的III期临床研究,患者的生存获益已超过3年
研究数据将在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在线年会口头报告专场中发布
间皮瘤是欧狄沃联合逸沃在3年或更长随访期中显示出持久且显著生存获益的第四种癌症类型
百时美施贵宝昨日宣布,CheckMate-临床研究三年随访数据显示,与含铂标准化疗相比,无论组织学类型如何,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逸沃(伊匹木单抗)用于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一线治疗显示出持久的生存获益。在随访时间至少三年(35.5个月)时:欧狄沃联合逸沃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23%,化疗组为15%。
双免疫联合治疗进一步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7%(HR0.73;95%CI:0.61to0.87]。此外,作为该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期获得改善,双免疫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8.1个月,化疗组为14.1个月。
欧狄沃联合逸沃的安全性与既往报道的恶性胸膜间皮瘤一线治疗研究结果一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这些结果(摘要编号#LBA65)将于年9月17日欧洲中部夏令时间(CEST)下午1:40/北美东部夏令时间(EDT)上午7:40在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在线年会中发布。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SolangePeters教授表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预后通常很差,五年生存率约为10%。既往针对这种侵袭性癌症的治疗选择有限,而如今我们看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不仅有望延长患者生存,且与化疗相比,双免疫治疗带给患者的生存获益已持续了三年。这些结果向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双免疫联合治疗所带来的持久疗效。”随访三年时(患者结束治疗约一年),与化疗组相比,更多接受欧狄沃联合逸沃治疗的患者获得了持续缓解。无论组织学类型如何,双免疫治疗均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持续缓解时间(DOR):对欧狄沃联合逸沃产生应答的患者中,有28%在三年时仍存在应答,而在化疗组中该比例为0%。
双免疫联合治疗组中患者的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为11.6个月,而化疗组为6.7个月。
双免疫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与化疗组相当(39.6%vs.44%)。
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胸部肿瘤开发负责人AbderrahimOukessou表示:“CheckMate-研究的结果改变了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模式。在欧狄沃联合逸沃获批前,恶性胸膜间皮瘤已有近15年没有新的系统性疗法获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双免疫联合治疗在多瘤种中均显示出持续的生存获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四年随访时展现出的持久总生存获益。如今,这一联合治疗方式已被证实能够持续改善另一种胸部肿瘤,间皮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从而帮助罹患此类严重疾病的患者延长生存。”欧狄沃联合逸沃已获得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全球14个医疗卫生监管机构的批准,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更多上市申请正在全球范围内接受审评。截至目前,以欧狄沃联合逸沃为基础的双免疫组合疗法已在五个瘤种的6项I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总生存(OS)获益,包括恶性胸膜间皮瘤、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黑色素瘤、晚期肾细胞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关于CheckMate-CheckMate-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欧狄沃联合逸沃对比标准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n=)的治疗效果。在该研究中,例患者随机接受欧狄沃(3mg/kg,每2周一次)联合逸沃(1mg/kg,每6周一次)治疗,持续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最长治疗时间为24个月。例患者随机接受顺铂(75mg/m2)或卡铂(AUC5)联合培美曲塞(mg/m2)治疗,每3周一次,持续6个周期,或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试验的主要终点为所有随机患者的总生存期(OS),其他疗效结局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和持续缓解时间(DOR),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委员会(BICR)根据改良的RECIST标准进行评估。探索性终点包括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和患者报告的治疗结局。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间皮细胞的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确诊病例约为3,例,以胸膜间皮瘤为主。其发病与石棉暴露高度相关。因诊断延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疾病已进展或发生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预后一般较差,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2至14个月之间,五年生存率约10%。End
往期精选
围观
国内首例使用CAR-T细胞疗法患者已出院,万“天价神药”究竟值不值?热文
mRNA新冠疫苗安全吗?近万人跟踪监测数据给出结论!热文
人类或已揭开长生不老的密码,超2种“长寿基因”被发现热文
麻省理工研究团队发明了可以口服的注射针,无创无痛实现更好疗效热文
什么血型得什么癌?25年随访,上海交通大学袁剑敏团队发现ABO血型与癌症风险的关联医药免疫疗法
生物仿制药
疫苗
耐药性
药物靶点
健康生活
药企新闻
药物盘点
制药技术
药物副作用
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白血病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乳腺癌
胰腺癌
心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体外诊断
医疗器械
生物纳米
3D打印
基因检测
单细胞测序
基因编辑
辅助生殖
人工智能
精准医学政策抗癌药
4+7带量采购
耗材
备案制
注册人制度
健康中国
新版基药目录
AI医疗器械
远程医疗
同股不同权市场/资本IPO
融资
合作
基金
港交所
科创板
创业板
研发投入
收购
市场消费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