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批开展全胸腔镜手术且完成例数最多;拥有气管外科手术例数及创新技术最多;成功治疗难治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例数最多……
由医院胸外科已发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他就是——
姜格宁
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医院胸外科主任。曾获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
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他领衔的科室摘下众多“之最”
在姜教授的带领下,医院胸外科已发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年手术量一万余例位居国内领先,胸腔镜手术量多年来稳居国内第一。
作为国内首批开展全胸腔镜手术且完成例数最多的医疗机构,科室多次在国内及国际会议宣传及演示包括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胸腔镜经单侧跨纵隔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经颈胸腺肿瘤切除术等在内的各类复杂微创外科手术,起草并制定国内多项胸腔操作规范。
作为国内可以开展所有肺移植术式的单位,科室目前保持5年生存率以及手术成功率国内首位,并开创性地完成亚洲首例肺再移植术、国内首例活体肺叶移植术及国内首例肺移植同期联合双侧肺减容手术,此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国家部署,全面开展DBD、DCD捐献器官供体临床肺移植工作,为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肺移植中心。
作为国内拥有气管外科手术例数及创新技术最多单位,包括完成世界首例自体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和气管节段切除治疗长节段气管肿瘤、全球首创及改进多项气管新型隆突重建手术、国内首例自体支气管瓣修补气管成形术等,科室目前在组织工程气管及气管移植等研究方面均获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全球范围内成功治疗难治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例数最多的机构,科室国内首创带蒂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国内首创支气管瘘封堵支架及改良双碟型封堵器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为国内率先开展EBUS及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且完成例数最多的单位,我科以实现术前给予精确诊断与精确分期,为实现胸部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他用心用情,一切为了患者
作为医学事业中一名济人济世的的优秀代表,从医三十余年来,无论是作为胸外科的科主任,还是博士生导师,姜格宁教授在每一个为之奋斗的岗位上,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每一个清晨,姜教授都是最早来到科室布置一天的工作;每一个夜晚,姜教授也是在查看好患者后,医院。
曾有一位外地的隆突肿瘤患者,重度呼吸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来我院之前,患者已辗转于北京、医院,几乎都以手术风险大为由被拒之门外。患者从网上获知姜教授,千里迢迢特地来本院求医。当时科室床位紧张,登记住院后迟迟未能入院,故而患者及家属一筹莫展。姜教授知道此事后亲自为他安排了病房,尽快地将这名患者排上手术日程,术前召集科室各大主任,详细讨论患者的病情,严密构建了手术方案。最后顺利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隆突重建手术,并保留了原本要全肺切除的中下肺叶,患者痊愈出院。如此之事,不胜枚举。
他严谨带教,桃李满天下
姜格宁教授同时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有无数的学子慕名而来,投到姜教授门下潜心学习。在学生眼里,姜教授既是导师,也是慈父。
他积极为科室青年医师积极筹措科研及留学基金,目前科室超过半数医师有国外长期进修经历,每年3名医师赴美进修。他的学生中可谓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其中,作为优秀青年医师中的代表王海峰医师荣获世界胸心外科届最高荣誉奖——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Graham奖学金,另有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名,上海市启明星计划2名,上海市人才资助计划1名,医院青年人才培养计划8名。
他勤于治学,摘得各类科研奖项
在科研方面,姜格宁教授亲自带领同事和学生选题立项,查阅文献,完成临床及基础医学方面的探索及论证。科室近5年来总计获得市科委及局级以上课题总数81项(参与的国家、等重大攻关课题未包括在内),获资助经费合计.1万元(医院匹配资金),人均课题经费69.3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康新兴前沿技术项目、重大疾病联合攻关项目、重大攻关计划(登山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医学重点项目、生物医药重点项目、新百人计划项目、医学领军人才计划项目等。
截止年底,科室共计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篇、中华系列论文篇。累计影响因子.,IF>3的论文45篇,单篇最高IF:15.。其中近5年国际胸外科核心期刊AnnThoracSurg、JThoracCardiovascSurg上共计发表论文31篇,其数量位居国内胸外科首位,编撰及参编专著20余部。同时,科室还多次起草或参与国家及上海市相关规范的制定。
作为一位医生,他妙手仁心,救疾患于倒悬;作为一位导师,他带领学生,在学术之途上披荆斩棘;作为一位胸外科主任,医院的荣誉和前途放在个人之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