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9天男婴康复出院
2014年3月,小凯在老家潮州出生,但父母很快发现了他与其他小孩的不同,小凯的呼吸很重,每呼一下气就点一下头,最严重是喂奶时,“别的孩子都吃得开开心心,但他经常呛得奶从鼻子流出来,我们看得特别揪心”爸爸郑先生说
在深圳工作的郑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小凯来到了港大深圳医院小儿外科接诊的杨振医生通过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认小凯的第二胸椎和第三胸椎之间存在食管气管瘘
“胸腔镜的使用对手术成功很重要,因为头可大大扩宽视野,让医生更好地识别和保护胸腔的右侧迷走神经、奇静脉等关键结构这个患儿的肺部有长期的感染,瘘口周围组织的气管食管瘘护理粘连很严重,在胸腔镜下也能更清晰地观察瘘管周围组织”黄格元说
胸腔镜手术的另一个好处是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这对初生的患儿尤为重要在术后第9天,小凯就已康复出院20日,记者见到了来医院复诊的小凯,他脸色红润,坐在妈妈的怀里跳个不停医生介绍,如今小凯的呼吸和进食都恢复了正常,体重在两周内就增长到6公斤,肺部感染也明显好转
本版撰文:
通讯员 陈永祥 陈晨
“人体的食管和气管本来是两条相互独立的管道,食管气管瘘意味着小凯的食管和气管之间长了一根管将其连通,医学上称之为瘘”杨振说,如此一来,吃东西时食物就容易从食管流入气管,进而到达肺部,引发肺部感染,甚至整个呼吸系统也会受感染
从香港赶来的香港大学小儿外科主管谭广亨支气管胸膜瘘教授、临床副教授黄格元医生与团队会诊后,决定利用香港大学在小儿微创手术方面的成熟经验,尝试借助胸腔镜为患儿修复瘘管经过缜密的术前设计,主刀医生黄格元首先在患儿的左肋开了三个小孔,然后将管状的胸腔镜导入体内胸腔镜上装有微型的高清摄像头,将拍摄到的图像传送到外接显示器上,医生由此清晰地观察到胸腔内结构,经过精细的操作,顺利结扎了食管与气管之间的瘘管
记者了解到,这是港大深圳医院小儿外科进行的第一例胸腔镜食管气管瘘修复手术,在全球也仅有几例成功的报道
郑先生带孩子到汕头治疗,医生发现气管有可疑瘘口,按照肺炎进行保守药物治疗,症状并无明显改善,之后到广州求治,同样无果几个月下来,孩子一直吃喝不好,发育滞后气管食管瘘护理查房,6个月大时,体重只有5.5公斤,“脸上瘦得就像个小老头”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http:///
因呛奶孩子发育滞后
南方日报记者 向雨航
要根治这个问题,必须设法把瘘管关上但是,由于瘘管位于胸腔,如果进行传统的开胸手术,很难获得足够的视野,清晰地观察到胸腔内结构,加上患儿仅几个月大,也会对他造成巨大创伤
最让郑先生绝望的是,在广州求治时,一位医生告诉他,唯一的办法是开胸做手术,但成功几率只有1/10,而且治疗周期保守估计也需要两个月对于几个月大的孩子来说,这么长的恢复时间,出现感染或者并发症的风险也特别高
通过肋部开孔修复瘘管
潮州一男婴小凯(化名),自去年3月出生后就出现一个毛病,一喂奶就食管癌食管气管瘘呛咳,并反复出现肺炎而这在医学上是极其罕见的单纯性食管气管瘘,每5—8万米名新生儿之中才会有一例不过,港大深圳医院小儿外科团队仅仅在小凯肋部开了三个小孔,导入胸腔镜进行微创手术,就成功关闭了瘘管近日,记者从港大深圳医院获悉,小凯的呼吸和进食都恢复了正常,肺部感染也明显好转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