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因食管癌致纵膈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导致气道狭窄,呼吸困难,极度痛苦,于3月14日慕名来医院进行救治,因王大爷病情复杂、危险重重,整个救治过程一波三折,在多学科密切合作下,最终由介入医师成功放置气管支架,为其打开了“生命气道”,王大爷终于转危为安。
命悬一线,山重水复疑无路
今年60岁的王大爷家住泰安,于3年前被查出食管癌。尽管已经做了数次放化疗,但却发现肿瘤致纵膈淋巴结肿大压迫气道。最近一段时间,王大爷饱受着病痛的折磨,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患者及家属度日如年。3月14日,王大爷因咳嗽、咳痰、憋喘、呼吸困难、发热,其家属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医院呼吸科求救。
“患者被送来时,情况非常危险,由于不能正常呼吸,不能平躺,连常规的CT都不能进行检查。吸氧、平喘、控制感染,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曾一度改善。”呼吸内科田红主任医师说。
然而3月16日王大爷憋喘再次发作,药物治疗根本无法缓解,心率一度达到次/分以上,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经过岳茂奎副主任会诊后,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二病区进行进一步救治。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给王大爷应用了无创机械通气,很快王大爷症状缓解了,缺氧改善了。
但好景不长,3月17日下午,王大爷憋喘再次加重,这次无创通气也不管用了,双肺的呼吸音几乎听不到,很快便进入昏迷状态,岳茂奎副主任紧急为王大爷进行气管插管,在克服牙关紧闭、声门无法显示、气道狭窄等困难后,终于建立了生命通道!王大爷再次转危为安。
然而,下一步如何治疗,却是摆在医生和患者家属面前的难题!
多科协助,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为有气管插管,王大爷能够平躺了,顺利的完成了CT检查,证实了病情加重的原因是因为食管癌致纵隔淋巴结肿大,将气管堵得只剩下很小的间隙。下一步是必须放置气管支架的。将病情向家属说明后,王大爷的医院求助,但医生告诉他,狭窄太厉害了,风险太大,无法放置支架。这等于宣判了死刑,王大爷的家人痛苦万分!
但是,岳茂奎副主任没有放弃,在与介入科李军峰主治医师沟通后,汇报医务处为王大爷组织了由介入科、肿瘤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等科室参加的多学科会诊。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只有放入气管支架,才能有效解决王大爷的气管通气障碍,但是其中的风险特别大。
“这是一个风险和难度都很大的手术,在拔出气管插管后,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要求支架置入的窗口时间非常短,从支架插入到定位完成一般不能超过3分钟,否则患者就可能会因窒息而致命。同时支架定位精确度要求也较高,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假如支架放置不成功,在有效的时间内为患者再次进行气管插管的可能性也很低,也就是说,手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介入科主任卢川说。
★卢川主任带领全科人员讨论了手术的每一个细节,最终由李军峰主治医师勇挑重担,与麻醉科王钰主治医师制定了详细的麻醉和手术方案,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
★支架植入,久病枯木再逢春
3月22日上午11点23分,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前期很顺利,然而手术过程中介入科李军峰和刘斌主治医师发现因为患者自身解剖结构的原因,支架置入难度比预想的大得多,关键是手术不到一分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就开始下降:96、90、85、80,很快降到60,在手术室外监护的岳茂奎副主任和麻醉师王钰紧张万分,因为要这样下去,患者马上就要不行了!
关键时刻,李军峰和刘斌两位医生毫不慌乱,调整位置,最终成功将支架置入,整个过程前后仅耗时不到3分钟。再看王大爷的血样饱和度:60、65、70、75、80、90,慢慢到了正常范围,此刻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导管室的其他医护人员都激动的拍起手来!
接下来,王大爷的呼吸状态明显改善,放置支架后的效果特别的好。在经过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序贯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并于3月24日转回呼吸内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真是太感激泰医附院的专家们了,我父亲虽然已是晚期食道癌,但是我作为子女,还是希望可以提升我父亲的生活质量,当时我把父亲的CT医院,都是建议放化疗,很感谢泰医附院的专家们为我父亲成功进行了介入治疗,保住了生命,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机会和时间……”
专家提醒:食管癌防治需重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关键食管癌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呈低龄化发展。食管癌若能早期发现,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如果发现时是中期,经过系统淋巴瘤清扫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近40%;若晚期发现,治疗效果则差得多。
食管癌在早期可无症状,或表现为吞咽食物有哽噎感,通过咽水可以缓解;到中期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或吞咽时胸骨后疼痛;晚期症状则表现为咽下困难,或有肿瘤压迫与侵犯引起咳嗽、声音嘶哑以及其他的转移表现。
以下因素易导致食管癌,需引起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