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所在的急诊区域接诊了一位80后的老爷爷,中午的时候吃汤圆给噎到了,逐渐出现脸色青紫,意识模糊,最后心跳骤停了,急救人员赶到后给予气管插管并取出了汤圆,但是老爷爷的瞳孔却一直散大着,怎么喊都醒不过来了。
老年人比较容易发生食管异物,这是因为:
●老年人多有牙齿松动、脱落,咀嚼不充分,容易把整块食物(如肉块)囫囵吞下,堵塞食管。
●老年人的假牙和活动牙托板可使口腔感觉迟钝,容易把骨块等异物与食物一同咽下,形成食管异物。
●老年人的假牙或牙托板松动,在进食时可随食物误咽,形成食管异物。
●患有痴呆症、抑郁症的老年人,大脑功能衰退,吞咽动作不协调,进食时易将异物误咽。
●食管狭窄(包括先天性或继发性)或进行过食管手术,以及患食管肿瘤的病人,容易发生食管异物。
老年人最常见的食道异物有哪些?
根据小编总结,与小孩常见硬币、花生米、小物件等不同,急诊老年人最常见的异物有假牙、枣核、鸡骨头、鱼刺、饭团、坚果,还有类似汤圆、果冻类等。
老年人食道异物为什么要重视?
老年人发生食管异物是急危重症,如果异物不能及时取出,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食管异物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呼吸困难(因异物压迫食管后面的气管所致),食管壁糜烂或血管破裂造成大出血,或形成食管瘢痕性狭窄等(死亡原因主要是大出血)。
因此,一旦发生食管异物,应及早就医,医生可在食管镜直视下,用特制的器械钳取出异物。若异物滞留时间过长,引起局部组织水肿或感染,会使异物不易取出,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叨忌用手指、筷子等物盲目掏取,更不要大量进食企图使异物下移入胃,这样做极易造成食管穿孔等严重后果。
要避免老年人食管异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进食应细嚼慢咽,注意剔除骨块、鱼刺和果核等。进食时千万不能过急过快,更不能淡笑,分散注意力。
▲老年人不能吃煮得不够熟或不够烂的肉食,以免被肉团卡住食管。
▲已松动的假牙或不合适的活动牙托板,要及时矫正或重配,切勿凑合使用。
▲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的老年人,不仅要做到进食时要保证光线充足,而且食物尽可能煮烂,且食物之间不要相互混匀,做到骨头和肉分离
▲一旦可疑被噎,要做到停止进食进水,并迅速前医院急诊就诊。
作者:医院急诊科
审稿人:郭树彬首都医科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传播专家团团长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委会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媒体联盟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
小编:医院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