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例分享一例超高龄食管癌晚期患者的营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病例提供

曹艳辉付佳佳

天津医院营养科

(天津)

首发于:亚太临床营养杂志中文版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忙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四位,女性第六位,农村高于城市,新增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男性高于女性[1,2]。食管癌发病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三分之二以上患者在确诊时瘤体已无法切除或者已有远处转移。对此类患者采取姑息治疗,以延缓肿瘤进展,提高生存质量[3]。

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60%~85%的食管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居所有肿瘤第一位[4]。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主要和突出的表现,早期有吞咽不适,随后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先对固体食物而后半流质、流食食物亦有困难,摄入食物减少,肿瘤消耗而带来的一系列营养不良症状明显[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超高龄患者逐渐增多,超高龄患者多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及代谢性疾病,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身体的变化会影响营养的摄取、消化、吸收能力[6]。超高龄患者多病共存,充斥在整个治疗、康复全过程。治疗难度大,规范的营养支持可以提供良好的保障。以下就一例晚期食管癌超高龄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一:病例资料

老年男性89岁,主因“食管癌恶性肿瘤放疗后5月余,伴吞咽困难半月余”于年5月5号入住干部病房,既往病史:冠心病(冠状动脉PTCA+支架术后),心率失常(陈发性房颤),高血压2级,喉阻塞,高尿酸血症,放射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胃炎,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脂肪肝,慢性胆囊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肠切除吻合术后等。复查PET/CT提示:食管上段管壁增厚并代谢增高,符合食管癌影像表现并诊断为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入院查体:基本生命体征尚可,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颈部疼痛,颈部皮肤颜色呈暗红色,颈部肿胀变形,肿胀高度齐下颌水平,下腹部正中、左下腹及右下腹可见长约24cm、21cm、5cm纵行切口瘢痕,莫氏征(—),肝肋下未及,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及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双下肢轻度水肿。

入院后经多学科会诊,根据病情发展需要前后给予行下胃管、气管切开术、白内障手术、胃造瘘术、PICC术。患者处于肿瘤晚期,明确采取姑息保守疗法,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给予清洗内套管、气道湿化,抗感染、雾化吸入、气管滴注、造瘘口及时换药及营养支持治疗。

患者由于肺感染逐渐加重,病情反复,出现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血液滤过,抗休克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于年1月5日6时37分抢救无效而死亡。

1.1营养状况评估入院当天多学科会诊,营养科成立营养支持小组,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患者饮食入量,估算热量为kcal,为目标量63%,完成人体指标(身高、体重、围度、握力、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进一步进行营养筛查:NRS评分为4分,采用PG-SGA量表完成营养状况评定:定量评分为8分,定性评分B级。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开始制定营养干预计划。

1.2营养干预患者营养支持方案遵循营养不良五阶梯治疗模式[1],同时结合患者疾病特殊性个性化治疗。营养治疗周期为20个月。每日推荐能量供给总量为25kcal/kg,确定目标量~kcal/d[7]。(表1~3)

第1阶段: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ONS)。入院后口入半流食,指导患者以鸡蛋羹、稠粥、面汤为主,一日进食5次,进食中细嚼慢咽,警惕呛咳和误吸,规范营养查房,记录饮食摄入量,经强化营养教育和咨询指导后,经口摄食不能满足目标热量的60%,予以口服营养制剂补充(自备肠内营养制剂+乳清蛋白粉),热量维持目标量kcal,蛋白质80g,根据营养指标随时调整口入量。

第2阶段:完全肠内营养(TEN)。患者吞咽疼痛缓解,但仍有吞咽困难,伴有呛咳,并且口入摄食量不足目标量的60%。年6月24日予胃管置入术,鼻饲饮食,按照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少量到多量的原则,给予整蛋白营养制剂,手推注营养液,观察胃肠道耐受能力,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热量目标维持~kcal,蛋白质82g,热氮比:1。原发性肿瘤的扩散,肿瘤堵塞食管,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同时普外科医师采取手术放置胃造瘘,继续给予完全肠内营养。

第3阶段:完全肠外营养(TPN)。长期护理过程中,家属自行多加推注食物液体物质,造瘘口闭合不完整渗液过多,出现瘘口周围红肿,范围较大,瘘口周围皮肤暗红,渗出液较多,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保护肠内营养途径,于年12月30日行PICC术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暂停肠内营养,采取“全合一”模式予以个性化静脉营养(包括氨基酸、脂肪乳剂、糖类、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液体),起始热量kcal,一周后达到目标热量kcal,蛋白1.3g·kg-1·d-1进行配置,每日同步24h输注。提供热量根据每天输注情况和出量的监测调整,完全肠外营养持续28d。

第4阶段:部分肠内营养(PEN)+部分肠外营养(PPN)。在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wedding.com/ysph/71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