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导管消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是5%。心房食道瘘(AtrioesophagealFistula,AEF)想必是每个房颤术者最闻之色变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其发生率是0.03-0.08%,但这一数值可能被低估。之前关于AEF的文献多是一些病例报道和小样本量的病例组汇报。《CircAE》11月刊发了来自澳大利亚Austin医院心脏中心HanS.Lim团队的一篇关于心房食道瘘的系统综述,对该并发症的患者特点、手术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流程、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进行了总结。
该系统综述在Pubmed和Embase搜集了年1月1日之前关于之前关于心房食道瘘的文献。
患者基线资料:
该文共分析了来自85篇文献的例AEF和8例心包食管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9岁(27-85岁),其中73%为男性,48%发生于阵发房颤消融,52%发生于持续房颤消融。
手术特点:
射频消融发生AEF患者92例,常规消融导管(除8mm和多极消融导管以外)消融最大功率设置为25-45w(中位30w)。有报道压力检测导管在最大25w消融设置时同样有AEF发生。31例患者报道应用了食管保护措施(食道温度监测和术后预防性抑酸治疗)。
冷冻消融发生AEF患者12例,最低温度为-75度至-40度(中位-60度)。
手术消融发生AEF患者14例。
临床表现:
时间:中位时间为术后21天;可发生在AF术后60天内,42%发生在术后2-4周,
症状:73%的患者表现有发热,72%的患者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两组症状),41%的患者表现有消化道症状(多为上消化道症状)。
Fever:发热;rigors:寒战;hypotension:低血压;
≥1neurologicalSSX:1种以上的神经症状和体征;Focalneurology: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seizure:抽搐;confusion:意识模糊;lossofconsciousness:失去意识;non-specific:非特异性症状;
≥1gastrointestinalSSX:1种以上的胃肠道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hematemesis/malena:呕血;Dysphagia/odynophagia:吞咽困难;Nausea/vomiting:恶心/呕吐
Chestpain:胸痛;Dyspnea:呼吸困难;Palpitation:心慌
辅助检查:
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时胸部CT:敏感度98%,左房/纵膈/心包游离气体是最常见发发现。
内镜检查:敏感度91%,但存在较高发生病情恶化和死亡风险。
头CT/MRI:敏感度78%-90%,多可见多发性气体栓塞等。
血液培养可见口腔食道定植菌:如链球菌、白色念球菌、唾液支原体等。
心电图呈现ST-T抬高但冠脉造影无明确冠脉狭窄表现。
其他的检查包括心脏核磁、心脏超声、心电图等。
治疗:
早期发现并外科修复是最佳治疗手段。介入治疗(OR:7.14;1.74-29.3)和保守治疗(OR:24.9,3.1-)死亡率显著高于手术修复。
预后:
出现神经症状(OR:16.0;3.37-75.7)、消化道出血(OR:4.22;1.02-17.5)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总结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