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从版NCCN指南推荐来看对于非实性结节(纯磨玻璃)更偏向于随访,而非手术干预,将随访的阈值定为2cm,主要原因是随访过程中不消失或增大的非实性结节术后病理大多为原位和微浸润腺癌,完整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与长期的临床研究相符。--Mark.Shen
尊敬的“磨友”朋友们,尤其是女性“磨友”朋友们:
首先上面的称呼“磨友”绝无任何贬低、蔑视的意思,它的由来是基于一个网上问诊的姜叔给我发的一段话。他是年1月份通过好大夫向我问诊的,我们成了好友。他的肺内就有一个磨玻璃结节。
现在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年轻化,40岁以下肺癌患者最近我碰到了近10例。所以,人们有点谈癌色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行肺部CT检查的人越来越多,加之因其它症状又行肺部CT检查,所以肺内检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越来越多,尤其是女性,而且肺部纯磨玻璃结节有多发趋势,有的双肺内达十几处病变。人们查出肺部磨玻璃结节就害怕,到底它是不是肺癌,需不需要立刻手术?
本文中所指的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指直径小于2cm的纯的磨玻璃密度结节,必须通过薄层CT观察其无实性成分,而且无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等恶性征象。
小于5mm的磨玻璃密度结节多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三分之一在随访中可以消失,三分之一会维持不变,三分之一可能会呈长大趋势,或者实性成分出现、增多,极少数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也可达12mm。AAH有多发倾向,有的在五个肺叶内都可看到。虽然其归为癌前病变,但其具有鲜明的惰性生物学行为,长期随访观察是非常安全的,长期随访观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外科干预,而且随访观察待必要时手术切除也不会影响生存期,但必须注意每年定期随访。不止一个研究证实,在随访检测过程中发现病变增长后进行手术切除,CT随访造成的时间耽误对病人没有不利影响,也不会因为随访而影响其生存期。
患者随访近6年,无明显变化
患者随访7年,无明显变化
患者随访3.3年和5.8年,GGO无明显变化
在NCCN肺癌筛查指南中,对于20mm以下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本段中称GGO),建议每年随访,对于20mm以上的纯GGO,建议6个月内行LDCT复查。20mm以下的纯GGO即使随访中变大,也可以继续随访,只有20mm的纯GGO随访中增大,才可以考虑手术。对于部分实性GGO,只有实性成分≥6mm且高度怀疑肺癌时才建议手术切除。
对GGO的长期随访能够揭示GGO的生长变化规律。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回顾了年-年韩国LDCT筛查的19,例病例,其中发现且随访超过2年持续存在的纯GGO共个,经过59个月的中位随访期,90.2%的GGO没有变化或缩小,增大的GGO中位体积倍增时间天。有11例接受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2例原位腺癌(AIS),6例微浸润腺癌(MIA),3例浸润性腺癌。
日本国立癌中心牵头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入组标准为GGO≤3cm,实性成分≤5mm,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4.3±2.5)年。研究将GGN分为三种类型:纯GGO、异质性GGN(仅肺窗可见实性成分)、部分实性GGN(纵隔窗可见实性成分)。入组时有1,例纯GGO,81例异质性GGO,例部分实性GGO。1,例纯GGO种,13例(1.2%)发展为异质性GGO,56例(5.4%)发展为部分实性GGO,平均变化时间为(3.8±2.0)年。81例异质性GGO中16例(19.8%)发展为部分实性GGO,平均变化时间为(2.1±2.3)年。研究还发现,纵隔窗上,MIA的实性成分最长径平均3.3mm,浸润性腺癌为5.5mm;1,枚GGO中,仅4.2%为MIA或浸润性腺癌;结节最大径是GGN生长的预测因素;只有部分实性GGN中才有浸润性肺癌。
我的建议一些5mm-10mm的GGO需谨慎手术处理:(1)GGO位于肺实质内,无法局部切除;(2)未动态随访的纯GGO;(3)高龄,一般状况差;(4)多发GGO。
总而言之,GGO是一种发展缓慢的病灶,可以安全地随访。手术介入的时机有多种因素决定。对于GGO的大小、实性成分、恶性征象的判定必须通过薄层CT(层厚1mm)观察。影像医学具有致精致细的特点,我赋予用最薄的层,最精致的心,最深的情来观察,并适时定期随访,医院,找同一个肺部影像专家阅片。有需要会诊、阅片的可以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