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一线之光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病例解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食管癌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明显效果,但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来说,单纯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临床实践发现,针对局部晚期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化疗、放疗或联合放化疗,可以实现肿瘤降期,减少微小转移,提高局部切除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从而提高长期生存率。在年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中,对此也给予了新辅助治疗方案I级专家推荐。

目前已有II期研究证实,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食管癌能够显著提高pCR率,患者获益明显。相关大型三期研究正在广泛探索中,食管癌领域专家也积极开展了免疫联合放化疗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基于此,特分享一例ⅢA期胸中段食管癌采取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免疫治疗病例,期望能给临床带来更多思考与启示。

病例提供者:

赵吉星副主任医师

医院胸外科

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肺结节与胸部肿瘤诊治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抗癌协会肿瘤遗传协会常务委员

惠州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防治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胸心外科分会委员

基本情况

一般情况:男,68岁

主诉:进行性吞咽困难9月余

现病史:患者9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食饭时阻滞感,未予进一步诊治,症状渐加重,近期进食粥时有吞咽困难,喝水无梗阻感,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气促,无声嘶,无腹痛腹胀,1医院就诊,查胃镜示胸中段食管癌,现为行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2年,糖尿病8年,规律用药,血压、血糖控制稳定

个人史及家族史:有吸烟嗜好40余年,2包/天,无饮酒嗜好。家族中无相关肿瘤病史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年3月10日)

1、食道胸中段肿块,考虑符合食道癌改变,病灶与气管、双侧支气管及胸降主动脉分界不清,左主支气管受压变窄;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

2、肺气肿,双肺多发肺大疱,右肺上叶尖后段结节

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年3月11日)

1、食管中段增厚,考虑食管癌

2、拟十二指肠降段小憩室

纤维支气管镜:(年3月12日)

1、左主支气管外压性隆起

2、隆突增宽

诊断:临床诊断:胸中段食管癌病理诊断及分期:ⅢAT4N1M0

治疗经过

-3-17:第一次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方案为“白蛋白型紫杉醇mg+卡铂AUC5”+“替雷利珠单抗mg”,治疗顺利

-4-8:第二次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方案为“白蛋白型紫杉醇mg+卡铂AUC5”+“替雷利珠单抗mg”,治疗顺利疗效评估影像学检查图片:胸部CT:-4-7:1、食道胸中段管壁明显增厚,软组织肿块行程,边界不清,范围约30mm*42m*59mm,病灶较前变化不明显,病灶与气管、双侧支气管及胸降主动脉分界不清,左主支气管受压变窄。纵膈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短径约12mm2、双肺透亮度增高,见多发泡状透亮区。右肺上叶尖后段见结节影,边界尚清,直径约4mm。双肺叶边缘见条索状阴影,边界尚清,余肺野内未见明确异常阴影。双侧肺门未见明确肿块及增大淋巴结,心脏及纵膈大血管形态走行正常。双侧胸膜无增厚,胸腔内未见积液。胸腰椎见骨质增生-5-7:1、食道胸中段管壁稍增厚,增强扫描课件轻度强化,病灶较前好转,病灶与气管及胸降主动脉分界不清,纵膈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短径约11mm2、双肺透亮度增高,见多发泡状透亮区。右肺上叶尖后段见结节影,边界尚清,直径约4mm。双肺叶边缘见条索状阴影,边界尚清,余肺野内未见明确异常阴影。双侧肺门未见明确肿块及增大淋巴结,心脏及纵膈大血管形态走行正常。双侧胸膜无增厚,胸腔内未见积液。胸腰椎见骨质增生

-4-7-5-7

消化道钡餐检查:

-5-7

检查:上消化道造影

1、食管癌治疗后复查,病灶较前好转,请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考虑,必要时复查2、拟十二指肠降段小憩室3、主动脉硬化,胸椎骨质增生4、脊柱中线重叠区斑片状高密度影,拟体外造影剂存留可能,必要时复查

-5-9-5-9

患者吞咽困难症状较前好转

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轻度恶心呕吐,经治疗后很快缓解手术治疗:-5-20予支气管插管全麻全腔镜下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术后评估:未见癌细胞,评估为pCR

病例小结

1、相较于单纯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OS率,术前新辅助治疗已经成为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标准治疗。

2、目前已有研究提示免疫新辅助治疗或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获益,有望改写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模式。3、替雷利珠单抗在晚期食管鳞癌治疗中疗效已得到证实,期待更多早期食管鳞癌研究数据发布。

点评专家简介

李勇生教授

医院大外科主任兼胸心外科主任

惠州市医学会理事

惠州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惠州市委保健办专家

惠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

广东医科大学临床教授

主任医师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胸部肿瘤起专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管理协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第七届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心胸外科学组成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一、二届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一、二届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专家点评

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案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时机,针对局部晚期、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如何使其达到可实施新辅助治疗的条件,一直是临床专家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

新辅助治疗作为术前治疗方案,不仅能够降低肿瘤分期,消灭亚临床转移灶,还能减少肿瘤种植转移风险,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前新辅助治疗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及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等。新辅助化疗疗效有限且毒副作用较大,不能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因此,新辅助放化疗及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的探索是食管癌临床研究的热点。

RATIONALE是一项替雷利珠单抗一线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多中心、非随机、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研究,全球首个探索性证明PD-1单抗一线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临床价值。该研究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疗效良好,缓解率更高,ORR达46.7%。

RATIONALE研究是一项全球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对比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二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共有例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11个国家或地区的患者入组试验,这些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替雷利珠单抗组或化疗组。最终数据显示,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意向性治疗(ITT)人群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8.6个月,降低死亡风险超过30%,且客观缓解率(ORR)达20.3%。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化疗,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既往经治的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改善以及良好的安全性特征。

目前,替雷利珠单抗的其他研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带给临床更多惊喜。

百泽安?植根中国,放眼全球,国际化的道路也正一日千里。不仅仅布局了RATIONALE等多项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更是通过合作国际制药巨头,让百泽安?这款国内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造福全球患者。年1月12日,百济神州与全球制药巨头诺华公司正式达成了百泽安?在多个国家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合作与授权,首付款高达6.5亿美元,总交易金额超过22亿美元,创下目前国内单品种药物授权交易金额最高记录。此次国际合作是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崛起与壮大的有力写照,也意味着全球肿瘤患者有望用上高品质的中国创新药物,中国智慧将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wedding.com/hbyx/7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