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聪聪蒋华陈江华
浙江大医院肾脏病中心
K/DOQI指南推荐尽量制作上肢远端动静脉内瘘,如果有合适的动静脉,腕部内瘘的风险显著低于移植血管和透析导管,并将成为长期透析通路的首选。由于糖尿病、高龄、既往透析导管植入史、外周血管病变等致使远端动静脉质量欠佳,腕部内瘘手术困难性明显增加,失败率显著提高。同时上臂肱动脉内瘘在盗血综合征、手臂缺血、高输出型心衰均有较高风险。年,Toledo-Pereyra和Gracz分别发表两篇文献首次描述近端桡动脉内瘘(PRAAVF),Toledo-Pereyra将近端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Gracz则将近端桡动脉和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的深穿支进行吻合。以后的多项研究显示PRAAVF以近端桡动脉(PRA)为流入端,表现出良好的通畅率,并允许多种静脉于肘窝处吻合。我们回顾了近端桡动脉内瘘(PRAAVF)的可行性及其效果,并论证这是一项有效的技术。
我们通过Pubmed系统性文献检索并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确定入选文献。数据提取主要是:原始失败率,1年及2年的原始通畅率和累积通畅率,PRAAVF手术的入选标准,吻合静脉种类,并发症。我们使用Stata12.0软件,用随机效应模式合并统计值,同时通过meta回归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
根据预先制定的筛选标准,经过篇文献的筛查,最终10篇文献(n=)被纳入荟萃分析。经过合并的原始失败率是12.3%(95%可信区间:7.6%-17.0%;χ2=70.8,I2=87.3%);包括原始失败率的1年和2年原始通畅率分别是73.6%(95%可信区间:52.4%-94.9%;χ2=71.3,I2=97.2%),70.5%(95%可信区间:50.6%-90.5%;χ2=58.8,I2=96.6%);1年和2年累积通畅率分别是80.0%(95%可信区间:72.8-87.2;χ2=24.42,I2=75.4%),73.7%(95%可信区间:65.2-82.2;χ2=28.51,I2=79.0%)。单因素meta回归分析发现原始失败率的定义差距是异质性的显著来源(p=0.)。并发症发面:中4个PRAAVF出现盗血综合征(0.5%),中4个PRAAVF出现静脉高压(1.4%)。
结果显示近端桡动脉内瘘表现出中低度的原始失败率,高的原始通畅率和累积通畅率,同时并发症少量可接受。因此建议制作血管通路时考虑到这种特殊内瘘,尤其是腕部内瘘失败或预见不成功时。
该文发表在JVascSurg.Mar;61(3):-8.
--End--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