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精选能值分析法评价规模化沼气工程

《农业工程学报》年第35卷第14期刊载了中国农业大学陈理、崔志阳、董仁杰、刘名洋、鞠鑫鑫的论文——“基于能值分析的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回流工艺生态效益评价”。该研究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化大宗原料分布式供气技术集成与示范(BAD21B04)资助。

为评价沼气工程沼液回流以及不回流2种模式的优劣,该研究引入相对能值转换系数和生态贡献能值的概念,给出了三沼分配产出能值的方法,并选取D(CSTR工艺)和L(USR工艺)两座具有代表性的沼气工程实例,每个工程均设定沼液回流和不回流2种模式,利用能值评价指标对2座沼气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该研究引入原料的相对能值转换系数的概念是为了区分不同原料对沼气工程的影响,更好的分析沼气工程效益,便于沼气工程的综合对比。

该研究引入的另一个概念为生态贡献能值,通过研究沼液对环境的影响,当产生的沼液量超过了周围土地所能承受的最大量,排放沼液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这时沼气工程能值分析的投入能值要考虑添加生态贡献能值。

研究表明,D工程各项评价指标优于L工程,沼液不回流模式优于沼液回流模式;但当沼气工程无途径消纳产生的沼液时,回流模式可以降低沼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此时沼液回流模式优于不回流模式,L工程周边土地较少,采用回流工艺使环境负载率由2.15降低为1.05,能值可持续指标由0.41增加到0.93。

通过该研究对沼气工程的分析得出,建议沼气工程每处理一吨鸡粪有机干物质含量VS需配备的土地为0.5,处理一吨牛粪有机干物质含量VS需配备土地0.2,当周边土地小于需配备土地时,沼气工程应适当采用沼液回流。

注:图片来自“百度”。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wedding.com/zlsd/7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