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医说丨广东14出院患者出现ldq

在一个多月抗疫过程中,我们逐步见识到新冠病毒的“狡猾”:部分患者确诊感染前核酸检测多次呈阴性、有患者出现无症状感染、少部分患者潜伏期长达24天……

今天的新闻,更让我们再次见识病毒的“狡猾”:

看完新闻,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还会复阳?感染病毒后究竟怎样才算是治愈?已康复出院的患者又是否仍有传染性?

我们请来了南方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冯起校,为我们揭晓答案。

冯起校

本期医生南方医医院呼吸科/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肺部肿瘤、胸腔积液、支气管胸膜瘘、慢阻肺、哮喘的诊治。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内镜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胸膜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海医会肺病现场评价培训基地主任,医院学会呼医院工作组副组长,广州抗癌协会介入呼吸病学主任委员,中华呼吸病学会介入肺脏病学全国委员,国家卫健委四级呼吸内镜技术评审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介入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

武汉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仍需隔离14天,是核酸检测不准了吗?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到第六版,其对患者出院标准提出了以下3点要求:

1、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体温保持正常3天以上;

2、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3、连续两次(间隔时间1天以上)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

在2月2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又发出新公告,称即日起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需要再统一进行14天的康复隔离和医学观察。

据悉,全国多地近日都发现有患者在治愈出院后再复查时,核酸检测又出现了阳性。这些患者当中,部分并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听到这,大家难免有些惶恐:难道核酸检测已经不准确了吗?出院的患者会不会把病毒传染给我们?

南方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冯起校表示,核酸检测的确存在假阴性的情况,这与检测手段及患者体内病毒量都有关系,“核酸检测需要一定的病毒量才会呈现出阳性的结果,如果采样或是设备存在问题,就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这也是目前出院标准当中需要患者间隔一天以上的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的原因。”

为什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又复阳?复阳患者有传染性吗?

那么,患者在经过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出院后,但若干天又被检出核酸阳性是什么回事?

据冯起校主任分析,这可能是患者出院时体内仍有微量的新冠病毒未被测出,出院后残留病毒再次增加的原因,这部分患者有传染性,但却不一定有明显的症状。

“出院后患者的生活条件发生改变,若此时他体内仍有残留微量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病毒量会再次增加,这时候再次检测核酸,结果可能就会呈阳性。

部分患者被病毒进犯的并非呼吸道系统,而是肾脏、心脏等脏器,其症状就会更为隐蔽,甚至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当人体内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和RNA时,就说明他有一定的传染性,但这些‘复阳’的患者传染性的强度尚不能确定。”

新冠肺炎怎样才叫治愈?出院患者还需要复诊吗?

治疗新冠肺炎的目的,自然是希望患者能恢复到健康状态回归生活,同时也不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然而,这个治愈的标准目前却仍有争议。

冯起校主任坦言,新型冠状病毒此前未曾出现,学界虽然一直对其进行攻关研究,但目前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已发现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比SARS更强的传染性和隐蔽性,它致病的病程也会更长。但关于病毒在人体内存活的时间、病毒传染致病的临界线等问题,暂时尚未完全明确。”

因此,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的标准,一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更新而进行调整,临床上,不同地区的不同专家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说到此次武汉增加14天集中医学隔离期的做法,冯起校主任认为的确更为保险和谨慎,对防止患者病情复发和疫情扩散都有好处。

那么,对此前已经出院的患者而言,他们是否还有“危险”,医院复诊?

据悉,广州等多地均要求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在家隔离两周,并在两周后回院随访。

冯起校主任表示,已出院患者若在规定时间复查结果正常,自觉状态和家人情况都正常,没有必要特地再次返院复查。

不过,冯起校主任也提醒:“对康复患者而言,出现干咳、低热等可能复发的症状自然需要立即回院检查,若是身边亲友出现类似症状也需警惕其转为无症状感染者,从而传染他人。但如果自己和亲友都一切正常,则不建议过于焦虑,正常生活即可。”

因此,对于“复阳”相关新闻,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积极做好防护,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

毕竟,最可怕的不是病毒传染,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放松了警惕。

参考资料:

1、广东14%出院患者出现“复阳”,但均未继续传染给别人.南方plus客户端

2、武汉政策加码:出院后还要集中隔离2周,新冠肺炎怎样才算治愈?.八点健闻

指导医生:南方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冯起校

采写:何诗雅

责编:王春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养生保健知识,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使用,看权威专家的专业解答。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家庭医生在线(r-online)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wedding.com/zlsd/71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