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TS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

CarinalSurgery:ASingleInstitutionExperienceSpanningTwoDecades

气管外科:麻省总院胸外科二十年的单中心经验

ChristinaL.Costantino,AbrahamGeller,*CameronD.Wright,HaraldC.Ott,AshokMuniappan,*DouglasJ.Mathisen,*MichaelLanuti

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Boston,MA

目的:完全切除累及气管隆突的肿瘤具有一定技术难度。文献报道术后死亡率高达50%,并伴随复杂的术后并发症。本研究总结并探讨了我院二十年来的临床经验。

方法:本院自年至年间所行50例隆突切除手术纳入回顾性研究,自医院癌症注册档案收集包括生命体征在内的诊疗记录,以Fisher精确检验方法评估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在全部50例气管隆突切除病例中,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手术类型包括24例隆突成型术(48%),15例右侧隆突全肺切除(30%),10例左侧隆突全肺切除(20%)及1例隆突肺叶切除(2%)。年龄范围为27岁至74岁,包括26名女性、24名男性。9例采用新辅助化疗,7例术前放疗。15例采用胸骨正中入路(30%),32例采用一般侧入路(64%),1例采用蛤壳式(2%),2例采用侧入路+正中入路(4%)。4例预先应用术中EMCO及体外循环,未发生术中死亡。支气管吻合口组织包埋情况为9例大网膜,5例胸膜,12例肋间肌,13例心包,1例背阔肌,4例胸腺脂肪瓣,5例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包埋方法。4例手术进行了上腔静脉重建。6例产生吻合口并发症,其中1例放置支架,1例高压氧疗,其余保守治疗。27名病例产生术后并发症(54%),包括肺炎(13例)、大量出血(8例输血治疗)及房性心律失常(9例)。严重并发症较少:ARDS(3例),脓血症(3例)。仅有3例须给予超过48小时机械通气。术后事件大多与胸部放疗(p=0.)及吸烟(p=0.)紧密相关。术后30天死亡率10%(5例)。1例因肺栓塞后右心衰竭死亡,1例因术中突发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其余2例发生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

结论:尽管围手术期管理长足发展,隆突切除手术对医患双方仍是重大挑战。在本研究队列中,术前放疗及吸烟与并发症风险升高相关。在某些氧合困难的病例中考虑使用ECMO。高压氧疗有助于吻合口愈合。合适病例选择及细致的手术技巧有助于减少死亡及并发症。

ResectionofTumorsWithCarinalInvolvementAfterInductionTreatment

诱导治疗后侵犯隆突肿瘤的切除

DomenicoGaletta,LorenzoSpaggiari

EuropeanInstituteofOncology,Milan,Italy

目的:治疗累及隆突的肿瘤的方法是切除气管-支气管分枝,伴或不伴随肺切除。在这类病例中,诱导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术后生存、并发症的贡献尚不明确。本研究评估了诱导治疗后接受隆突切除术的病例的手术效果及长期生存情况。

方法:自年12月至年12月,45名病患(中位年龄62岁,男性35名)接受隆突切除手术以治疗侵犯隆突或气管-支气管口的肿瘤。29例(64.4%)接受诱导治疗(基于顺铂的多药化疗):其中24例单纯化疗,5例联合放化疗。组织类型包括41例非小细胞肺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类癌。32例手术行隆突全肺切除(皆为右侧,其中3例为再次手术),9例隆突及右上肺叶切除,1例隆突及右上中双叶切除以及3例保留肺叶的隆突切除。22例手术中合并上腔静脉成型(其中10例修补)。

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0天死亡率为8.8%(4例)。9例(20%)发生主要并发症,其中5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ARDS,2例食管裂孔疝。诱导治疗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关联(p=0.)。42例手术获得R0切除,淋巴结情况:6例N0,22例N1,17例N2。所有病例均完成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范围1至个月)。5年及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5.8%和(译者注:原文如此,似有数据缺失)。总的5年及10年无复发生存率为49.8%及44.3%。接受诱导治疗的病人生存较差(5年及10年,22.6%对60%(译者注:原文如此,似有数据缺失))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组织学类型、扩大切除、T分期及N分期对生存无影响。

结论:尽管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隆突切除手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案,术后生存及长期存活结果均可接受。诱导治疗不影响手术后存活、并发症的产生及长期生存时间。根据我们的经验,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阳性不会影响这类病例术后长期生存。

Novel3D-PrintedCircumferentialTrachealGraftEnhancesGraftIntegrationandMinimizesGranulationTissue

新型3D打印环状气管植入物可提升植入物整合度并减少肉芽组织生成

SadiqRehmani,WissamRaad,LandonGuntman,FarhanJivraj,*RajaFlores,RobertLebovics,FaizBhora

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NewYork,NY

目的:吻合口肉芽组织形成是气管移植面临的最大障碍,也是掣肘气管植入物开发的主要局限因素。本研究组前期曾发表了成功使用3D打印环状气管植入物进行移植的研究,然而临床应用仍然受到吻合口肉芽组织生成的限制。于是我们尝试在打印设计中应用小肠粘膜胞外基质(SIS-ECM)来减少肉芽组织生成并提升植入物与机体的相容度。

方法:根据所需尺寸设计并使用3D打印制作聚己内酯(PCL)支架。为了SIS-ECM与PCL无缝结合,我们建立了一种新型设计方法使得ECM自身折叠形成管状结构将PCL支架完全包裹在内。该生物工程植入物被移入2只大白猪体内,替换一段全长约30%的气管。通过CT扫描检测气道通畅度,实验后取出植入物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使用新型设计生成的ECM形成环状外壳包裹3D打印的PCL支架。所获得的生物工程气管植入物(2.5cm*1.35cm)具有很高的受体气管还原度。2例动物试验都达到2周的近期存活节点。气管取出后的大体检查发现管腔通畅无软化。远端吻合口愈合良好,粘膜生长连续,肉芽组织生成少(见图)。近端吻合口可见前壁断裂造成皮下气肿及气道狭窄,可能原因是动物自然生长及颈部活动张力。尽管如此,实验动物并未发生呼吸障碍或肺炎。

结论:通过在我们原本设计的生物工程气管植入物中引入SIS-ECM,使得吻合口缝线处肉芽组织生成显著减少,植入物与受体组织愈合效果良好,尤其是在远端吻合处。本研究的独特设计将ECM与PCL支架无缝整合。为了开发以长期生存为目标的解决方案,材料与设计的创新必不可少。

AME特约学术通讯员:周方宇

周方宇,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胸外科专业,现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肿瘤免疫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推荐阅读

AATS

心外科热点前瞻

AATS

胸外科热点前瞻

AATS

心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一)先心病

AATS

心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二)辅助循环

AA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一)肺疾病①

AA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二)食管疾病①

AA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三)胸外科围手术期安全与疗效

AA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四)肺移植

AA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五)肺疾病②

AA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六)肺疾病③

AATS

胸外科热点报告抢先看:(七)食管疾病②

AATS年会报道精彩内容:

胸外科、心外科热点前瞻

AATS大师传奇

重点报告抢先看系列:

胸外科报告

心外科报告

及其他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wedding.com/zlsd/71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