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免疫”治疗实现“1+12”效果
成为胸膜间皮瘤新标准治疗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的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致命性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石棉暴露高度相关,作为石棉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呈增长趋势。由于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预后一般较差,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2~14个月之间,五年生存率约10%。 “肺部外面包裹着一层胸膜,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胸膜会增厚,像是给肺部穿上了一层盔甲,所以胸膜间皮瘤最常见的表现是呼吸短促、困难。”据吴一龙介绍,胸膜间皮瘤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局部型的,只是在胸膜处长出了一块东西。另一类是广泛性的,也就是整个胸膜都增厚了。局部型的一般采取手术方法切除,而广泛性的则做不了手术,也缺乏治疗手段。虽然,本世纪初,培美曲塞联合化疗成为胸膜间皮瘤的标准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并给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改善有限,患者的生存时间大概一年左右。值得庆幸的是,“双免疫”治疗的诞生,为这种肿瘤带来了治疗希望。 作为目前唯一证明一线免疫治疗能够改善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生存获益的Ⅲ期临床研究,CheckMate-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获批提供了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据了解,CheckMate-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对比标准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n=)的治疗效果。 三年随访结果表明,与含铂标准化疗相比,无论组织学类型如何,欧狄沃联合逸沃用于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一线治疗均能为患者带来持久的生存获益。与化疗相比,双免疫联合治疗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7%,近1/4的患者在接受双免疫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3年。 在最新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年版)》中,欧狄沃联合逸沃一线治疗非上皮样型和上皮样型胸膜间皮瘤成为唯一获得Ⅰ级(1类证据)和Ⅱ级推荐(2A类证据)的治疗药物。 吴一龙认为,“CheckMate-的研究结果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正因如此,‘双免疫’治疗被列为了胸膜间皮瘤新的标准治疗。CheckMate-研究的亮点是针对该罕见疾病,用大的样本量,得出了可靠的证据,提高了生存率,减少了副作用。” “虽然肿瘤治疗我一直推崇‘少就是美’的原则,但是‘双免疫’治疗实现了1+12的效果,患者生存获益显著提升。虽然使用两个免疫药物会比一个免疫药物的副作用高一些,但是经过长时间对CTLA-4抑制剂用药方式的探索,我们做出了改变:一是,使用剂量降到1毫克每千克体重;二是,药物使用间隔拉长,由每三周注射一次改为六周。所以,现在的治疗方案副作用更低,实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吴一龙补充说道。患者援助项目同步启动
治疗费用大幅下降
为了帮助更多患者实现高质量的长期生存,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在逸沃上市之时,百时美施贵宝携手中国癌症基金会在原“欧狄沃患者援助项目”的基础上新增恶性胸膜间皮瘤适应症。凡符合项目标准的患者,可自愿提出欧狄沃联合逸沃治疗的援助申请。 欧狄沃药品援助方案将根据获批的恶性胸膜间皮瘤适应症,按欧狄沃使用剂量及用药周期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援助方案。对于接受3mg/kg,每2周一次方案的患者,在申请欧狄沃药品援助时将采用“3+3,3+X”的方案,即符合项目标准的患者经项目办审核通过后,在一个申请年度内最多自付6次,即可获得该年度内剩余的药品援助(援助最多18次)。对于接受mg,每3周一次方案的患者,将采用“2+2,2+X”的方案,即符合项目标准的患者经项目办审核通过后,在一个申请年度内最多自付4次,即可获得该年度内剩余的药品援助(援助最多12次)。患者可按申请年度循环申请,直至24个月或疾病进展。 逸沃药品援助方案将采用“1+3”的方案,即符合项目标准的患者经项目办审核通过,自付1次后,即可获得最多3次免费药品援助。患者可循环申请,直至24个月或疾病进展。 以体重60公斤的患者为例,若采用按公斤体重的方式进行治疗,欧狄沃患者援助部分将采用“3+3,3+X”的模式,而逸沃的援助方案为“1+3”。按照欧狄沃使用剂量3mg/kg,每两周一次的方案,60kg体重的患者欧狄沃年自付费用为人民币,元(全年自付6次)。逸沃的使用剂量为1mg/kg,每六周一次。目前逸沃的市场价格:50mg为元。60kg体重的患者逸沃年自付费用为人民币56,元(全年自付2次)。因此,患者接受欧狄沃联合逸沃的年自付费用在患者援助的基础上有望降低到人民币16.7万/年,较上市价格下降76%。 值得 目前,百时美施贵宝在国内开展的I-O临床研究超过30个,涵盖多个高发瘤种,包括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以及尿路上皮癌等,旨在满足患者最迫切的医疗需求。 吴一龙表示,“‘双免疫’治疗在很多瘤种治疗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胸膜间皮瘤适应症获批,为其他肿瘤治疗带来了想象。以肺癌为例,双免疫在肺癌研究中已经显示出了不错的结果,相信获批肺癌适应症不是梦。”黄沁《医药经济报》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