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肺癌微创治疗的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国专

北京青春痘十佳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418/8860371.html

文献参考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年2月第28卷第2期

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胸外科(董懂,韩丁培,曹羽钦,吴晗,陈凯,项捷,车嘉铭,朱良纲,杭钧彪,李鹤成)

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UniVATS)用于胸外科手术已经有10余年,相比传统多孔胸腔镜手术,其切口更小,垂直视野更接近开放手术。

经过前期的经验积累,于年首次用于治疗肺癌,随着技术及器械的发展,近年有专家通过单孔胸腔镜完成既往传统两孔或三孔完成的复杂肺癌手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

推荐:视野依靠腔镜,不使用肋骨撑开器,切口≤4cm(Ⅱ级)。

具体如下:

1、切口位置:肺叶切除术第5肋间:①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左肺上叶、左肺下叶(Ⅱ级);②右肺下叶(Ⅰ级)。

2、肺段切除术第5肋间:①右肺中叶、左肺上叶(Ⅱ级);②右肺下叶、左肺下叶(Ⅰ级);肺段切除术第4肋间:右肺上叶(Ⅰ级)。

3、切口位于腋前线至腋中线之间(Ⅱ级)。

4、切口长度3~4cm(Ⅰ级)。

5、单孔胸腔镜手术使用切口牵开器(Ⅰ级)。

6、使用10mm腔镜镜头,且固定于切口背侧(I级)。

7、术者站于患者腹侧(Ⅰ级)。

8、扶镜手站于术者对侧(Ⅱ级)。

9、术后引流管通过手术切口的同一肋间,放置1根胸腔引流管(≤24Fr)引流,且引流管固定于切口背侧(Ⅰ级)。

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适应症

推荐:单孔胸腔镜手术适用于T分期为T1~T3(Ⅱ级),N分期为N0~N2(Ⅰ级)的肺癌。

1、术前化疗不认为是单孔胸腔镜的禁忌证(Ⅰ级)。

2、胸部手术史及胸膜炎病史是相对禁忌证(Ⅱ级)。

3、侵犯胸壁、膈神经及心包,中央型肺肿块侵犯肺门是相对禁忌证(Ⅰ级)。

4、对于单孔胸腔镜袖式切除,推荐行支气管袖式切除,而非血管袖式切除(Ⅱ级)。

5、单孔胸腔镜手术适用于全肺切除术(Ⅰ级)。

6、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单孔胸腔镜用于肺段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Ⅰ级)。

单孔胸腔镜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

推荐:

1、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出现大出血(Ⅰ级)、胸膜广泛粘连、钙化淋巴结及技术遇到难点(Ⅱ级)可增加辅助操作孔。

2、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出现大出血(Ⅰ级)及钙化淋巴结(Ⅱ级)时中转开胸。

3、肺血管分支出血或气管/支气管损伤时,可以尝试在单孔胸腔镜下处理(Ⅰ级)。

4、肺血管主干出血时,可以尝试在单孔胸腔镜下止血(Ⅱ级)。

5、在有丰富经验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在单孔胸腔镜下处理大出血(Ⅰ级)。

6、对于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中转开胸率及手术死亡率,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多孔胸腔镜之间无差别(Ⅰ级)。

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手术技巧

推荐:

1、单孔胸腔镜通常需要2名助手(Ⅱ级),对助手的能力要求高于传统多孔胸腔镜(Ⅰ级)。

2、切口位置和助手的熟练程度是影响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Ⅰ级)。

3、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中淋巴结清扫推荐系统性淋巴结清扫(Ⅰ级)。

4、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推荐系统性淋巴结采样(Ⅰ级)。

5、单孔胸腔镜与多孔胸腔镜在淋巴结清扫数方面无差别(Ⅰ级)。

6、先肺切除,再清扫淋巴结(Ⅰ级)。

7、单孔胸腔镜不推荐行胸腔内椎旁肋间神经阻滞(Ⅱ级)。

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学习曲线

推荐:

1、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学习曲线为30例(Ⅱ级)。

2、单孔胸腔镜及多孔胸腔镜在学习曲线上无差别(Ⅱ级)。

3、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是学习曲线的重要评价指标(Ⅰ级)。

4、对于年轻或基层医师训练:①视频培训、长期进修学习(Ⅰ级);②自主训练及网络转播学习(Ⅱ级);③学习班有助于增长经验及优化学习曲线(Ⅰ级)。

5、保持相应的技术水平,每年单孔胸腔镜手术量至少需达到50例(Ⅱ级)。

单孔胸腔镜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结果

推荐:

1、单孔胸腔镜在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早期肺癌术后生存率与传统多孔胸腔镜手术无差别(Ⅰ级)。

2、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单孔胸腔镜术后患者低于传统多孔胸腔镜(Ⅰ级)。

3、单孔胸腔镜术后患者情感及功能状态优于多孔胸腔镜(Ⅰ级)。

4、单孔胸腔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多孔胸腔镜(Ⅰ级)。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

推荐:

1、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可减少肋间神经损伤及术后疼痛(Ⅰ级)。

2、不推荐剑突下单孔胸腔镜用于难度较大肺部手术(Ⅰ级)。

不插管麻醉单孔胸腔镜手术

推荐:

在有经验的医疗团队及严格筛选患者的前提下,单孔胸腔镜结合不插管麻醉可用于肺解剖学切除(Ⅰ级)。

从传统开胸手术,到多孔胸腔镜手术,再到目前单孔胸腔镜手术,这一发展历程诠释了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手术操作是外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相关理论创新与科技进步的动力。

理论创新反映在层出不穷的微创手术方式,例如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不插管单孔胸腔镜,甚至还有将其结合起来的不插管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以及尚在动物实验的经自然腔道单孔手术。

另外,将术后加速康复(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应用到胸外科手术围术期管理也是理论创新的表现,其中肺保护及气道管理是重要环节,围术期戒烟、呼吸功能锻炼(呼吸训练器)、应用相关药物(异丙托溴铵、氨溴索等)等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排痰,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住院时间。

在共识的调查中,有近80%的专家认为单孔胸腔镜的进展得益于手术器械的进步,83%的专家认为单孔胸腔镜是肺癌微创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的专家已经将单孔胸腔镜作为常规手术,且95%医院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因此,单孔胸腔镜微创治疗肺癌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END-感觉不错别忘记分享哦~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wedding.com/ysph/76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