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需要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并带管回家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身体较弱,基础疾病多,自理能力下降,缺乏自我护理知识,若护理不当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我们应加强和重视家庭护理指导,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健康行为所需技能,增加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一
什么是膀胱造瘘管?
耻骨上膀膀胱造瘘管术,是经小腹部切开或穿刺进入膀胱,放置导管以引流尿液的一种方法。用以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流改道。
目的:为了消除长期存在的尿路梗阻对上尿路的不利影响,或下尿路手术后确保尿路的愈合。
二
造瘘口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
1、定期更换造瘘管,一般造瘘管(超滑乳胶)每半月更换一次,硅胶尿管则一个月更换一次。
2、保持造瘘口的清洁干燥,每日换药,发生漏尿、浸湿、或脱落时及时更换,可用碘伏棉球消毒造瘘口的皮肤,若造瘘口窦道已基本形成,无出血、肉芽,则每周消毒,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尽量避免出汗,可用温毛巾擦洗清洁即可。
3、造瘘管及皮肤消毒尤为重要,造瘘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要达到15cm以上,造瘘管消毒长度达到10cm以上。
4、造瘘管与尿袋连接处保证由管腔内向外螺旋消毒2遍。
5、保持造瘘管的引流通畅,一般在术后3周,当皮肤形成窦道后方可首次更换膀胱造瘘管,注意有无出血,观察是否受压、打折,以防止膀胱内引流不畅而引起尿潴留。
6、膀胱冲洗:是防止感染和泌尿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
三
家庭护理
1、心理护理:
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将改变原有的排尿途径和生活习惯,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出院后家属可协助进行生活自理,鼓励老人逐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病人恢复自信心,实现自我生存价值。
2、饮食要求:
鼓励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用力,腹压过高引起伤口渗血和造瘘管脱出;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细胞组织恢复及营养神经的作用;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保证饮水ml,每日饮水量要分配均匀,起到稀释尿液和冲洗尿路的作用。
3、引流袋的放置
(1)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造瘘口10cm左右,不可高于造瘘口,防止尿液回流造成逆行感染。
(2)外出要备好尿袋,可用别针固定在裤子内面。
(3)适当喷点香水减轻尿液异味,引流袋每天更换一次,若为防返流尿袋每周更换一次。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4、尿液观察:
指导患者学会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排出量、气味是否正常,若尿液出现混浊,坏死脱落组织较多,则提示膀胱内有感染,医院就诊。
5、电话及定期家访:
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附有联系方式,方便患者和家属及时求助和咨询;不定期电话随访,动态了解患者情况。
来源:联勤医院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