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多学科打造肺内小结节精准定位治疗

肺癌是癌症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从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是,既是严重的躯体疾病,也是严苛的社会问题。胸部肿瘤诊治中心积极整合医疗资源,联合多学科打造肺内小结节精准定位治疗,力争将肺部肿瘤的精准治疗做到极致。

针对大量肺部结节患者急迫的心理,如何给出精细全面规范的随访和诊断,如何精准微创切除病变的同时保留健康肺组织并实现快速康复,如何密切有效评估治疗的效果,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在科研和教学上深挖潜能?这是中心近期工作的重点,具体可分三部分。

一、多学科会诊路上再添强援

胸部肿瘤诊治中心和肿瘤科马克威主任医疗组的MDT已经携手10年之久,于每周一、周三与放疗科一起做MDT门诊。年8月6日,放射线科张惠茅主任带领陈亮副主任、曹殿波教授、孟繁阳医生、高级后处理中心张磊技师长、窦乐医生来到胸部肿瘤诊治中心,介绍了放射线科后处理中心常用的肺部小结节定位、评估和诊疗方案规划软件。

图1:胸肿中心、肿瘤科、放射线科MDT照片

图2:放射线科后处理中心简介

图3:根据影像后处理中心3D重建技术研讨手术方案

目前,我院放射线后处理中心拥有的软件和技术水平,不仅能够给胸外科医生提供精准的肿瘤定位,帮助其规划手术路径、计算不同术式肺损伤范围,还能够通过重建将中心型病变和重要脏器的关系进行展示。此外,还可以精细评估肿瘤科治疗后病变的细微变化,可谓临床胸外科、肿瘤科医生的手中利器。

二、手术的精准化与规范化

在与肿瘤科近10年的会诊工作中,逐步形成了针对胸部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体系。抛开单一外科治疗思维,从疾病角度结合患者自身,选择对患者来说更合适、受益最大的治疗手段,根据不同病理分型、病理分期选择不同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化疗等。同时借助我院放射线科后处理中心的三维重建技术和中心3D打印技术,可以做到肺部小结节的精准定位。加上医疗团队娴熟高超的微创技术,可以保证早期肺癌的精准治疗。

图4:病理报告为微创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标准系统淋巴结清扫。精准治疗让肿瘤患者保留更多肺组织,并达到彻底清除病灶,让患者受益更多。

图5:病理报告分别为经MDT讨论后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肺癌(左)及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右)的患者。

在实际微创手术过程中,如何定位肺部结节是关键。结节越小、距离脏层胸膜越远,术中准确定位率越低,以往是通过解剖学的标志进行定位。近期,中心已开展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有创定位技术,填补了我院此项技术的空白。这种定位针技术具有极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定位成功率高。

图6:(a)为术前CT示病灶;(b)为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后;(c、d)为术中胸腔镜下hookwire定位图片

三、3D后处理、3D打印技术、3D打印实验室建设

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技术,在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胸外科领域,临床上已开始将3D打印技术用于术前评估、手术设计及疾病治疗等方面,通过3D打印的组织、器官替代物逐步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中心与放射线科后处理中心联合应用肺部CT的3D后处理技术,在肺部磨玻璃结节定位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同时引进3D打印机,并筹划建立3D打印实验室。

图7:左图为我院放射线后处理中心在肺CT基础上3D后处理技术定位病灶位置;右图为中心根据影像3D后处理后应用3D打印技术重建实体化病灶,明确病灶定位、重建气管、血管关系,使肺磨玻璃结节手术更加精确化。

图8:中心已引进3D打印机,近期将成立3D打印工作室

为癌症患者实施规范标准化治疗,需要放射线科、胸外科、病理科、肿瘤科等科室的精诚团结。中心将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收集和整理资料,做好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wedding.com/ysph/7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