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休假、团圆之时。喧闹的城市多了千万颗悸动的心,回家、相聚、团圆,温暖萦绕着人们的心。可在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里,当人们在享受假日悠闲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他们奋战于生死线之上,只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们便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医生在忙、护士在忙,他们为病人忙!他们放弃团圆,只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团圆……
多科协作,
救治晚期食管癌、食管支气管瘘患者
一名晚期食管癌患者,因形成食管支气管瘘导致肺内感染,无法正常进食,胃造瘘后食管反流严重,仅能靠全静脉营养维持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全静脉营养不仅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也使患者胃肠道功能越来越差。胸外科张强副主任医师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后,改变常规思路,提出经腹壁介入引导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案,经与普外科刘建刚副主任医师、介入科李同飞主治医师多学科会诊讨论,一致认为方法可行。10月2日上午8点,胸外科张强副主任医师、普外科刘建刚副主任医师、介入科李同飞主治医师及刘淑荣主管护师顾不上节假日休息时间,联合为患者实施了“经腹壁介入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术”,术后病人未再发生食物反流问题,营养支持良好,退出全静脉营养,效果满意。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为该类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急诊科,
与死神争分夺秒
节日医院急诊科,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大面积脑梗病人同时来诊,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精心救治一个个患者……
多学科联合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
打赢生命保卫战
10月3日早,一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医院产科、ICU、麻醉科、普外科、血液内科、妇科、泌尿外科、输血科、手术室,全力投入抢救。经过近8小时抢救,最终患者出血被止住。产科主任王凤莲指出,患者当时出血快、出血多、病情进展快,很快即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能够被成功抢救,体现了多学科救治的成果和全院良好的协作配合能力。
王凤莲主任介绍,当日参与抢救的有ICU韩承河主任、普外科刘玉河副主任、妇科丁明德副主任医师、麻醉科王福军副主任医师、产房亓效香护士长、手术室黄敏护师、血液内科张红副主任、泌尿外科郭骏副主任和綦岩主治医师等人,当日总值班,党委副书记胡建功、医务处主任房振胜,行政总值班吴鹏,全力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另据了解,产科王凤莲主任、张华云副主任医师、张英姿主治医师、李萍主治医师、周岩副主任医师等人参与了手术和抢救。抢救和手术过程中,共为患者输注余毫升红细胞、毫升血浆、3单位血小板、9单位冷沉淀。经过全院多学科全力抢救,患者的生命终于保住了。“抢救过程中,大家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随叫随到,迅速及时,共同创造了生命奇迹。”王凤莲主任说。
新生儿科,
24小时守护,只为宝宝的平安
中秋节当天医院新生儿科有32名患儿,不少都要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在这个团聚的日子,这里共有五名医生上班,其中两名是孕妇。
“产科还有两个孩子等着会诊,外面还有等着复查的孩子,哪有时间考虑过节的事,在监护室外面是刮风下雨还是晴天我们都不知道,没有时间去 “疾病不会放假,我们必须坚守,有48个孩子需要我们,比自己小家的团圆更重要。”医院儿科主任陈述英说道。
孩子们的平安是医生最大的心愿。看到孩子们转危为安,那些累、那些苦也就值得了,陈述英笑着说道,一句“谢谢奶奶”,就是最好的中秋礼物。对他们来说,坚守早就成为了一种责任。
介入科,中秋节加班手术,
挽救急性肺栓塞患者生命
中秋节,一例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来到医院就诊,介入科李同飞主治医师等人,医院,紧急加班为患者实施了肺动脉置管碎栓溶栓术,术后患者转危为安。
假期里,李同飞主治医师还实施了一例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患者因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不止,血红蛋白降至40g/l,经过紧急手术,患者出血停止,医护人员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虽然汗水浸湿了手术衣,但因为患者转危为安,他们累并快乐着
手术室,
奋战在生死线
这里吃不到中秋团圆饭,看不到中秋晚会,连圆圆的月亮也看不到,有的只是坚守和救治,有的只是如常一样的专注和精益求精,手术室里,应是彻夜灯火通明。里面忙碌的身影累了吗?汗水是否又湿了手术衣?
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一个普通的不眠之夜
10月7日,国庆小长假接近尾声,然而,假期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人员来讲,从来都是意味着更加繁忙的工作以及不停的加班加点,尤其是今天,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了几个危重病人,一直很不稳定。
这天正好岳茂奎副主任的夜班,他接班后立即就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新收的脑干出血的病人,才五十岁,出血量比较大,昏迷状态,家属非常着急,这种病人非常凶险,常常在入院几天内就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只有先保住命才有进一步康复的可能。病人入科时血压非常高,而晚上出现了低血压的情况,而且呼吸浅促,这就意味着下一步随时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对此,岳茂奎果断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不仅建立了生命通道,更保证了患者全身的氧供,另外调整了治疗方案,在脱水降颅压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胶体液,效果很快见效,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了下来。
有个小伙子,才二十多岁,平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这次出现了严重的酮症酸中毒、休克合并胰腺炎,从肥城转到泰医附院。经过两天的救治,酸中毒和休克基本纠正了,做着床边血液滤过,但胰腺炎还在进展。现在患者又出现了新情况,呼吸急促,心率升到次/分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90%,很明显重症胰腺炎导致了肺损伤,紧急拍了胸片又出现了肺不张,此时如果拖延会让病情进一步加重,岳主任和家属沟通后,对患者实施了气管插管,用上呼吸机之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升到了96%以上,心率逐渐平稳。
这时候已经接近午夜了,看着患者平稳入睡,值班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然而,急促的电话铃响了,是肾内科的急会诊,岳茂奎快速赶到肾内科,患者是一位75岁的老大爷,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慢性肾衰,这次突然心衰发作,呼吸困难!这种病人是非常麻烦的,不但要找心衰的原因,而且往往较难纠正,目前最需要的是无创通气,迅速谈话,立刻转运,岳主任护送患者转入了二病区的病房,完善心电图及相关检查考虑急性心梗,应用无创通气后患者憋喘虽然有缓解,但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患者突发心跳骤停,这时候大家都在床边,立刻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紧急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前后不过五分钟,患者心跳恢复,面色红润,复苏成功,十几分钟后意识开始恢复,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这时,已经是凌晨2点了。
这个夜班,注定是不眠之夜,病房里还有一个重症肺炎、近九十的老大爷,存在感染性休克,为了更好的治疗,接班后岳主任便对他进行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积极纠正休克,前半夜老大爷血压平稳了,但是患者咳痰无力,呼吸越来越困难,后半夜血氧饱和度很难维持在80%以上,为了加强痰液清除,改善呼吸功能,岳主任为他也进行了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老大爷的心率、血压、呼吸慢慢都平稳了。
就这样,一个病人成功心肺复苏,四个病人气管插管,放置了三个中心静脉导管,一个动脉穿刺置管,ICU二区用一个不眠之夜将四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为患者日后的康复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与他们一样,坚守在节日中,奋战在生死线上的医护人员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夜班之后第二天继续工作。高强度、高压力、零差错,这是工作要求。能忍受无休止的加班不过是生命救治的需要与职业使命和责任心驱使。他们若不坚守,别人就可能在中秋团圆夜上演生离死别。他们能医治,无论何时、是否风雨也会赶去。国庆、中秋假期,他们一直在坚守!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感谢,向他们说一声辛苦!
感谢每一位爱岗敬业的医务工作者,是他们一直默默地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愿岁月不曾磨灭你们当初的满腔热情,愿你们所有的付出都能收获生命的希望,愿你们被理解、被铭记,愿你们与世界温暖相拥。
文:胡隽楠图:马骁勇隋翔等
本期编辑:和树芸马骁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