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黄江网小编从网络了解到:5岁以下尤其0-3岁孩子喜欢用嘴感受世界,容易误吞异物,黄江家长要注意了,上周,医院3天内接诊了两个误吞硬币的孩子,幸好及时送医取出,孩子才没有生命危险。
硬币是孩子最常见的食道异物了。记者从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医院急诊科、消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了解到,孩子吞到食道或气道里的异物千奇百怪,从常见的花生瓜子等坚果到硬币、笔帽、纽扣、弹珠、电池等,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耳塞、别针、磁铁、螺丝钉、灯泡等,无奇不有,听听都心惊胆战。
医生们提醒,5岁以下孩子尤其是0-3岁孩子喜欢用嘴巴来感受世界,特别容易误吞异物,一定要注意照看。
/病例/3天接诊两个误吞硬币的孩子
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洗志峰介绍,误吞硬币的孩子里一个只有岁。据洗志峰说,5月8日下午,姐姐拿了个硬币给小孩玩,不注意就吞了下去,因为孩子吞食后没有明显吞咽痛,也没有哭闹、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家长当天晚医院。医生拍片显示,在其第一、二根胸椎之间,可见一个直径2.2厘米的圆形物体,以“食道异物”住院治疗,手术通过食道镜取出硬币。
另一位吞下硬币的患儿两岁,洗志峰介绍,家长来就诊时说,看到孩子在家里拿了个硬币玩,怕孩子吞下去想拿回来,孩子怕家长抢去,反而把硬币吞下去了。2日一大早,从清溪镇送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食道异物”,通过食道镜取出。
幸运的是,两个孩子取出硬币后,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出院。
洗志峰说,硬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食道异物,上述两个患儿硬币卡在食道里,而且都在食管上半段,影响进食,吃东西会痛,还容易弄伤食管,而且耽搁时间太久,可能造成食道穿孔。因此,孩子误吞异物时,医院治疗,一定不要通过吃东西将异物压下去,“喝水也不行”。
话你知误吞异物后千万不要再吞食物
市妇幼保健院王远明医生和医院张应洪医生都说,从临床上来看,5岁以下孩子尤其是0-3岁孩子喜欢用嘴巴来感受世界,常会本能地把东西往嘴里塞,特别容易误吞异物。
王远明特别提醒,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切忌自行吞服饭团、馒头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应及时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取出异物。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食道穿孔、气管食管瘘、大血管溃破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孩子误吞异物
王远明医生说,意外往往是可以预防的,比如不给学龄前儿童进食花生瓜子及带核的食物(如枣子、梅子等);对金属硬币、纽扣电池合理管理,不要随便丢弃及放置;家长不要将硬币等小物件随意交给幼儿,也要教育学龄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小儿进食切忌匆忙,要细嚼慢咽。总之,家长一定要留神,不可大意。
/提个醒/图钉、戒指、螺丝钉……
孩子喉咙里竟掏出这些东西
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王远明说,他们科室一年能接诊一两百例被异物卡到喉咙的孩子。根据多年来临床统计,常见异物为鱼刺、鸡骨、猪骨、硬币、图钉等,多为孩子口内含物的不良习惯引起。
岁半男童吞下3枚螺丝钉
医院儿科前年接诊过一个岁半的男孩。医生马可泽说,孩子因为肚医院后,检查发现他吞下3枚螺丝钉、枚吸铁磁,小肠都被螺丝钉刺穿孔了。大意的家长竟不知孩子什么时候吞下的,幸好经过抢救脱险。
岁9个月孩子吞下妈妈金戒指
去年7月,岁9个月医院,喉咙里卡着东西。急诊拍片显示,一枚直径约22mm戒指卡在食道里。原来,孩子趁妈妈不注意,把放在桌子上的金戒指吞下去了。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应洪说,被吞戒指的边缘不平滑,没有继续往下走,如果戒指继续往下走,很可能会对食道、肠道造成严重的损害。医生及时使用胃镜将戒指顺利取出,才算是解除了危险。
我是小编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