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谈话医生一般会说到三点内容:1、手术怎么做,2、手术有什么风险,3、术后如何恢复。手术签字时,面对一条条天书一样的文字,如何去理解,如何判断手术风险,这是患者及家属的必修课。在这里,我想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您如何看待手术风险。
一、手术同意书中常见的手术风险可以有下列分类方法:
分类常见并发症与手术直接相关出血,中转开胸,呼吸衰竭,乳糜胸,胸腔感染,吻合口瘘,残端瘘,神经损伤,食管损伤,术后咳嗽,伤口慢性疼痛,皮下气肿等与手术间接相关心脑血管意外,肺栓塞,其它脏器功能下降(肝、肾、消化道)短期并发症出血,中转开胸,呼吸衰竭,乳糜胸,胸腔感染,吻合口瘘,残端瘘,神经损伤,食管损伤等长期并发症术后气喘,慢性咳嗽,慢性疼痛,残端瘘,神经损伤二、外科医生谈话时,会根据患者身体条件、病情、家属信任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三、不同手术方式,决定手术风险,切除范围越大,并发症越多:
1、肺楔形切除术:几乎无短期并发症,患者一般可顺利出院,可能有慢性咳嗽、疼痛等不适感。
2、肺叶切除术:出血,呼吸衰竭,残端瘘,肺漏气、皮下气肿,拔管后胸水残留,慢性咳嗽、疼痛、气喘等不适感。
3、袖式肺叶切除:除肺叶切除相关并发症外,还有吻合口瘘、肺不张、感染可能。
4、全肺切除术:除肺叶切除相关并发症外,重点有出血、呼吸衰竭、心血管意外,远期并发症有肺心病。
四、以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并发症介绍
1、小结节、磨玻璃结节患者:通常体检发现,没有什么症状,这是当前所有大的胸外科最常见的患者群体。手术风险不大,需要多考虑长期并发症:慢性咳嗽、疼痛、气喘等对生活、工作的影响,肺叶切除术后对肺功能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对一些小结节患者,我主张多保守观察的原因。人有五个肺叶,切除一个并不是在做减法,手术带的的创伤可能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这个对年轻患者尤其重要,毕竟40-60岁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是家里的顶梁柱。关于什么样的小结节应该切,可以参考我之间的文章:肺磨玻璃结节都应该手术么?
2、70岁以上、吸烟史、肥胖患者:术中可能遇到钙化淋巴结,有中转开胸、出血的风险(参考胸腔镜手术为什么要中转开胸?)。术后主要风险是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所以对于这类患者,术前肺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戒烟、深呼吸、吹气球、雾化吸入、排痰等。
3、结核病患者:包括耐药结核、咯血、空洞型肺结核、毁损肺、曲菌球、合并支气管扩张、包裹性脓胸等。这类手术范围大,创伤大。主要并发症是:(1)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止血手术;(2)支气管胸膜瘘,长期带引流管;(3)胸腔感染、伤口感染,长期带管或换药;(4)呼吸衰竭,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等。
4、CT上表现为实性结节/肿物的肺癌患者:这类患者也多无明显症状,或轻微症状,术后分期Ib~IIIA期,手术难度可能不大。但因为是实性结节,恶性程度比磨玻璃结节高,淋巴结清扫的一般比较彻底,可能有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饮食不要过于油腻,多吃肉,少喝汤(排骨汤、鸡汤、鸽子汤等)。
5、以咳嗽、疼痛为症状就医者:希望通过手术减轻或消除症状。我想说,不可能。手术只会带来更大创伤,除非医生认为症状与肺上疾病有直接关系。所以这类患者,要考虑手术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良性病变,是不是先做个穿刺更好些?
6、特别着急,不断要求医生将检查提前(或是这检查不想做那检查不想做),张口就是“我认识***”,在北京医生看来不是特别高位(县市级领导)又要求特别多,认为钱能解决一切的患者等。这类患者有以下特征:想搞特殊化,希望得到特殊照顾,对手术期望特别大,特别紧张。并发症容易出现在这类患者身上,比如肺漏气皮下气肿、乳糜胸、慢性疼痛、呼吸困难(衰竭)等等,通常也不是严重的并发症,但会让患者的紧张情绪进一步加重。所以在医生圈里常有这句话“越是事儿的人越容易出事”,保持平常心很重要。肿瘤长了好几年,想早2、3天手术,有意义么?如果一个患者折腾的全病房医护人员都不喜欢,对他自己能有好处么?我讨厌什么样的患者?(1)直呼医生名字,(2)经常性打断我与其它人说话,(3)不断催检查催手术,(4)与护士有争执,(5)不分时间给我打电话,(6)公主病,官太太习气等。说这么多,就是希望医患能相互尊重,您能顺利出院,我能顺利收下一个患者,仅此而已。
总结:胸腔镜技术越来越成熟,患者质量越来越高,严重并发症越来越少。手术短期并发症医生通过药物、操作一般都能解决,但远期并发症能陪伴患者终身。其实说到底还是手术的益处和风险哪个大的问题,如果您犹豫不决,可以微我,给您建议。
首都医科医院
微创诊疗中心王冲主治医师
胸外科王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