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为一名18岁食管-气管瘘患者在内镜下运用OTSC吻合夹夹闭瘘口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患者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医疗难题。据悉,此案是我省首例内镜下采用OTSC吻合夹成功治疗消化道瘘的典范。
案例
来自万宁的阿文(化名)今年18岁,本应今年参加高考的他却因身体原因搁置学业。去年6月底,阿文骑车时不慎摔伤头部,伤情严重,术后的阿文身体孱弱,一直卧床休养。今年年初,阿文突然出现剧烈咳嗽、痰多的症状,持续三个月病情不见好转。4月中旬,家人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食管-气管瘘。由于车祸后长期卧床,阿文身体条件极差,体重不足70斤,医院使用各种内镜治疗技术,均未取得更好疗效。
6月中旬,经亲朋好友推荐,无法行走的阿文坐着轮椅来到医院寻求救治。造影检查发现,患者的食管-气管处同时存在两个瘘口,分别为0.8cm及0.4cm,不巧的是瘘口位置较高,距门齿仅约17cm,既无法采用外科手术缝合瘘口,又极大增加了内镜下手术的治疗难度。鉴于患者在外院采用普通钛夹等常规夹闭手段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该院内窥镜中心宋健主任、综合内科钟敦璟副主任多次讨论治疗方案,并特邀海医院内镜专家杨维忠教授联合会诊,最终决定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OTSC吻合夹夹闭瘘口使其愈合,让阿文早日摆脱病痛折磨。
“OTSC是一款08年德国研发上市的内镜闭合产品,是一种对胃肠道进行大面积机械压缩的吻合器。”宋健主任告诉笔者,与普通钛夹相比,它具有更大的抓力和压缩力,能有效闭合直径在3cm以下的穿孔,同时可闭合消化道全层,其治疗效果可与外科手术缝合相媲美。除了在完成大创面闭合功能之外,还减少切口渗漏及腹腔感染等风险。
6月19日,阿文接受了内镜下食管-气管瘘OTSC夹闭术。术后,患者的咳嗽、痰多症状明显缓解,身体状况稳定。截止到7月2日,阿文两次接受了术后瘘口造影检查,结果显示瘘口闭合良好,均无出现外漏现象。待瘘口彻底愈合,术中置入的金属吻合夹将自行脱落,阿文将于近日康复出院。
据了解,OTSC属特殊医疗器械,目前未在省级药械采购目录范畴,常规申领耗时长,一旦采购不及时,就会延误患者治疗时机。医院依托“医院”平台资源及进口医疗器械审批权落地海南的政策优势,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通过绿色通道让患者最快速度享受到进口药物和医疗器械等医疗服务。据悉,此案OTSC的采购从申请到使用仅历时3天,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早日解除病痛。
策划
丛松滨
文版式
贾慧娜
图
综合内科提供
审稿
宋健
宣传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