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闭锁是一种中段食管缺失的先天性疾病,常伴有远端食管气管瘘。
《外科风云》16集剧照
1
发病率
该畸形是消化道畸形中最常见的,是引起新生儿消化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但准确的发病率尚未得知,其发病率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冰岛与澳大利亚,个活婴中就有1例食管闭锁。美国的发病率与此较为接近,为名活婴中发生1例。但多数人认为该畸形的发病率为-个活婴中有1例。
2
病因
食管闭锁病因不明,可能与食管气管的发育异常有关。有关食管闭锁的胚胎学基础有多种假说,但无一种学说能圆满解释食管闭锁的所有病理类型的形成。最为人们熟悉的是食管气管分隔障碍假说。该学说认为胎儿前呼吸管或气管在宫内第3周开始分化,其组织来源于前肠。之后从原肠两侧出现侧方生长的嵴,该嵴从气管隆突水平向头侧生长至气管,并逐渐内折至中线相遇,从而使气管与食管分开。该嵴内折不完全或在中线融合不完全就造成食管与气管相交通,从而形成气管食管瘘。瘘管常见的部位是在气管隆突之上,即内折开始的水平。但该学说无法解释食管的间断,也无法解释不伴食管气管瘘的食管闭锁的发生。
也有人认为胚胎内压增加可能导致食管闭锁。增大的心脏、异常血管、前肠退化或胎儿过度前曲都可能使胚胎内压上升。这些因素都可能使食管受压,从而形成食管闭锁。虽然对食管与气管的胚胎学发生过程已有清晰的了解,但这一过程的原因及其意义还不十分清楚,所以由此来解释食管闭锁的发生还继续探索研究。
《外科风云》16集剧照
3
临床表现
由于食管闭锁的胎儿不能吞咽羊水,使羊水循环受阻,故易发生羊水过多。出生后,由于唾液等口腔内的分泌物不能经食管吞入胃肠道,患儿将出现口内分泌过多,常从口鼻内溢出,有时还会发生呛咳及呼吸窘迫。典型的症状是第一次喂食后不久,食物从鼻孔及口腔溢出,同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及面色发绀。如迅速从口内吸出液体及分泌物后中,患儿又安静下来,但再次喂奶后上述症状又复出现。病情反复发作,患儿呼吸困难加重,分泌物增多,可出现咳嗽、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等呼吸道感染的表现。患儿的这些呼吸道症状可能使人误以为是呼吸窘迫综合征。但患儿出现涎水分泌过多和吐白沫,可与其鉴别。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患儿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口吐白色泡沫。腹部膨隆,严重者可出现腹壁静脉怒张。呼吸增快,并发肺炎时可闻及湿鸣。
《外科风云》16集剧照
4
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可分为5型
I型此型占4%-8%。是食管上下端均闭锁,无食管气管瘘,两食管盲袋间相距较远。
II型此型占0.5%-1%。是食管上段有瘘管与气管相通,食管下段形成盲袋,上下食管间相距甚远。
III型(临床最常见)占85%-90%。此型中食管上端形成盲袋,食管下端与气管呈端侧相通形成食管气管瘘。瘘管常在气管隆突上25px处,少数病例亦可通向右或左侧主支气管。上下食管间的距离有较大变异,有的超过50px;而有的两端食管肌层相连,管腔仅由一层薄膜隔断。
IV型该型占1%。为上下食管盲袋均与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
V型又称H型瘘,食管管腔与管壁均正常,但与气管间有侧侧相通的瘘管。
示意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