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原因
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二、血栓表现
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三、应急预案
1、血栓发生在6h之内者,用尿激溶栓(护士操作)
方法:尿激酶25万u/支,用生理盐水12.5ml稀释(2万u/ml)用7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搏动处向心方向穿刺,每隔壁15-20min缓慢注射尿激酶4万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
2、侵入性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下导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医生操作)
3、用带气囊的导管取栓术(医生操作)
四、预防措施
1、内瘘术后3-4周使用,不可过早穿刺。
2、动静脉内瘘在采用绳梯式穿刺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内瘘感染。
3、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30min,压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压迫的近心端可触及振颤)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5、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必在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6、不能在内瘘肢体输液、采血、测量血压或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时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7、经常听内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察有无疼痛、红肿、渗出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8、经常活动瘘肢体,如握拳运动,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喜疗妥2-3次/日。
来源:医院血液净化室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