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与境界
纵隔mediastinum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组织的总称。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纵隔分隔左、右胸膜腔,正常情况下,纵隔的位置固定;病理情况下,如发生气胸时,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等,纵隔可向对侧移位。
(二)分区
解剖学通常采用四分法,即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图3-16)。临床上多采用三分法,即以气管和支气管的前壁以及心包后壁为界分为前纵隔和后纵隔,前纵隔又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以下按四分法描述。
(三)整体观
纵隔内的器官大多为单个,且左右不对称。
1.前面观上纵隔在少儿可见发达的胸腺,成人则为胸腺剩件;下纵隔可见部分心包。
.左侧面观纵隔左侧面的中部有左肺根。肺根的前下方有心包隆凸。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和肺根的前方下行,再沿心包侧壁下行至膈。左迷走神经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和肺根的后方下行,在主动脉弓左前方发出左喉返神经。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等,上方有主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食管上三角,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食管下三角,内有食管下份(图3-17)。
3.右侧面观纵隔右侧面的中部有右肺根。肺根前下方有心包隆凸。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经上腔静脉右侧和肺根的前方下行,再贴心包侧壁下行至膈。右迷走神经在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发出喉返神经后,于气管右侧和肺根的后方下行。肺根后方有食管、奇静脉、交感干及内脏大神经等,上方有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下方有下腔静脉(图3-18)。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传染病种系统解剖学神经病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