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
什么是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
患者自控镇痛是指医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疼痛程度,通过镇痛装置预先设置好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再将其交给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治疗手段。当患者意识到疼痛时,通过控制器将一次镇痛药物注入体内,从而达到止痛目的。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我的止痛我做主”。这种技术有多种给药途径,其中最常用的是静脉输注、皮下输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镇痛泵”。我不懂医,自己给止疼药,会不会有危险?
在将镇痛装置交给患者之前,医生会量体裁衣,设定镇痛装置的各种参数,以确保患者在操作时的安全和有效性,因此不用担心。通常,医生可能给装置设置一个“背景速度”,装置会自动缓慢释放药物。当患者疼痛加剧时,按下镇痛按钮,医生预先设置好的“单次给药剂量”便会快速释放进而缓解疼痛。最为重要的是,装置有“锁定时间”,以限制“弹药”过量,在镇痛的同时确保安全性。好像挺方便,什么样的病人适合用呢?
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口服阿片类药物无效的情形,具体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既往用药量、一般情况、癌痛程度综合评定,并需要根据副反应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方案。2.神经毁损技术
这名字太可怕了,到底是个啥?
神经毁损技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癌痛相关的神经进行损毁从而减轻疼痛的一种疗法。怎么个损毁法儿?
从方法上来说,分为物理损毁和化学损毁两种方法。物理方法里面,最常用的是射频消融。利用射频消融针头部产生的热量,有的放矢的对病灶进行烧灼从而达到止痛目的;化学方法,则是向治疗部位注射苯酚或酒精,破坏此处神经从而达到止痛目的。又是酒精又是射频的,神经损毁完会变残疾么?
神经损毁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治疗部位比较局限,规范操作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损伤。但“微创”不代表“无创”,在止痛的同时也会带来不良反应。其中,射频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气胸、穿刺部位的出血、感染等;酒精注射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出血、水肿及酒精性神经炎等。啥样的癌痛都能毁么?
如果疼痛是由肿瘤浸润或治疗引起的,患者也没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出凝血异常以及穿刺部位感染等情况,可以考虑这类治疗。一般的话,胰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及腹膜后转移引起的癌痛,以及肋骨、胸膜、椎旁转移引起的癌痛都可以考虑毁损治疗。3.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
鞘内是哪儿?往哪儿给我输药?
鞘内输注是把镇痛药物通过输注装置直接输注到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这两个腔就是鞘内)。这里提到的输注装置,需要通过小型手术“埋”在皮下,装置上连有导管,药物可以通过导管持续进入鞘内发挥止痛作用。鞘内药物输注系统都输啥药啊?
一般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相比全身用药,这种方式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都更小,举个例子:同样的止痛效果,如果把药用在蛛网膜下腔,其剂量仅相当于口服剂量的1/,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副作用。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有啥副作用?
主要包括与手术操作(穿刺)和药物相关的两类副作用。由于注射药物的导管是通过穿刺脊椎椎体间缝隙的方式进入椎管,因此,穿刺操作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的皮下淤血、脑脊液漏、穿刺后头痛、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感染等;药物相关副作用表现为过敏及呼吸抑制等。什么样的人适合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患者在多种模式镇痛治疗后仍不见效,或者虽见效但无法忍受不良反应时,可以考虑这种方式。结束语:癌痛,是人类健康的敌人。作为“止痛战队”的主力军,麻醉医生的“战斗力”,还将不断提升。来源:医肿麻醉
统稿编辑:宣传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院
APP
安卓版扫码
下载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院
APP
苹果版扫码
下载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