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呛咳等,来院检查,以“食管癌”收治入院。
1.其主要转移途径为()。
A.血行转移
B.种植转移
C.淋巴转移
D.门静脉转移
E.直接蔓延
2.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第三天拔除胃管后口服流食,第四天体温升高39.3℃,呼吸困难、胸痛,检查发现手术侧胸腔积液,应首先考虑并发()。
A.肺炎
B.胸膜炎
C.食管吻合口瘘
D.切口出血
E.切口感染
3.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中,与解剖结构有关的因素是因为食管缺乏()。
A.粘膜下层
B.粘膜层
C.浆膜层
D.肌层
E.外膜层
[4-6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5岁,教师,下肢浅静脉扩张、纡曲、隆起,有沉重、乏力感。以“下肢静脉曲张”收治入院。
4.引起此疾病的后天因素是()。
A.下肢静脉阻塞
B.长期站立工作
C.交通支瓣膜薄弱
D.腹内压增高
E.浅静脉壁薄弱
5.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护士指导其使用弹力绷带的方法正确的是()。
A.包扎前应下垂患肢
B.包扎后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
C.两圈弹力绷带之间不能重叠
D.弹力绷带应自上而下包扎
E.手术部位的弹力绷带应缠绕的更紧
6.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穿弹力袜
B.抬高患肢30°到40°
C.双膝交叉
D.缚扎弹力绷带
E.避免长期站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中公教育解析:食管癌主要转移途径为淋巴转移。
2.C。
中公教育解析: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3.C。
中公教育解析:食管主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4.B。
中公教育解析:病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相关因素包括:
(1)先天因素:静脉瓣膜缺陷和静脉壁薄弱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病人下肢静脉瓣膜稀少,有的甚至完全缺如,造成静脉血逆流。
(2)后天因素:增加下肢重力和循环血量超负荷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后天因素。任何增加下肢重力的因素,如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都可使静脉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而关闭不全。循环血量经常超过负荷,造成压力升高.静脉扩张也可导致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
5.B。
中公教育解析:弹力绷带应自下而上包扎,注意保持合适的松紧度,以能扪及足背动脉搏动和保持足部正常皮肤温度为宜。
6.C.。
中公教育解析:双膝交叉不利于血液回流。
鐪佷富娴佸獟浣撹仛鐒﹂喆闄甸鍝佸畨鍏ㄧ洃绠″伐浣?缇庣櫧瀛e叆绉嬬編鐧戒箣琛屽コ浜虹帺鍑烘柊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