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在广东地区高发,今年5月底,56岁的李先生不幸被确诊为食管癌。胸外科及时地予行手术切除肿瘤,并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然而,好景不长,患者手术1个月进食后出现剧烈的咳嗽、气促、高热,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经床边胃镜、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检查,原来患者术后并发了残胃瘘,在胃壁上有约3cm的大瘘口,并且合并左主支气管-胸腔胃瘘,分别在距离隆突1cm、2.6cm处的左主气管壁处有2个瘘口(图1、2),食物、消化液、坏死物就经过胃壁瘘口、左主支气管瘘口大量涌入气道,从而导致反复的严重肺部感染及化学性气道损伤。患者吸入纯氧后氧饱和度仍低下,护士们不停的从气管插管里吸出大量脓痰。感染、气道漏气这两大关,让患者难以脱离呼吸机。患者的痰培养短短几天就出现了热带念珠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等,即使再高级的抗生素、持续禁食,若不解决气道瘘口问题,患者随时可能死于感染和呼吸衰竭。
患者病情非常危重,医务科关锦图副科长、胸外科杨劼主任、ICU周立新主任、誉铁欧主任、消化内科崔西玉主任、呼吸内科张培芳主任一起多次协商,经充分评估,并在家属积极理解支持下,准备置入气管覆膜支架,为患者谋求一线生机。医务科开通了绿色通道,6月24日张培芳主任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陈愉副教授的协助指导下,行我院首例一次性覆膜金属支架(Boston)置入术,并行一次性球囊扩张,将左主支气管覆膜支架贴覆好,封堵过程顺利,管腔通畅(图3、4)。终于,病情在气管支架术后开始出现了曙光,痰量逐步减少,在ICU姑娘们的精心护理下,逐渐撤离高级抗生素及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消化科也予行胃镜下留置鼻空肠管后,患者精神奕奕转回普通病房。2个多月后,患者的覆膜支架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在麻醉科协助下,于内镜中心经支气管镜顺利取出,术后见患者原瘘口已肉芽生长,基本愈合(图5)。
现在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自理,可以在病房走动,对新生活充满期待。此次的病人救治成功,归功于我院呼吸内科、胸外科、ICU、麻醉科、消化科等多学科密切合作,也有赖于患者及家属对我院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气道支架的置入,为患者谋得一线生机。
张培芳主任介绍,在良恶性气道瘘,覆膜气管金属支架可以良好地封堵瘘口,在肿瘤导致的气道狭窄,覆膜气管支架也可以很好的扩张气道、抑制肿瘤长入。由于可以软镜释放,相比于硅酮支架,使用更为灵活,在病情控制后,还可以再取出支架。
近2年来,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呼吸内科内镜技术突飞猛进。呼吸内镜配备有先进超声支气管镜(EBUS);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冻仪;内科胸腔镜等先进的诊疗设备。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在佛山地区率先开展了实时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超声小探头(EBUS-GS)、内科胸腔镜等先进诊断技术。呼吸内镜介入技术以其高效、微创的优点,极大推动
了呼吸病学的进步,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了福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