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肾内科成功完成了首例前臂动静脉即穿型人工血管造瘘术,为长期透析的肾衰竭患者开启了新的生命通道。
路某,65岁老年男性,家住甘肃省镇原县,原发病为血管炎,年4月确诊尿毒症开始行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起初先后留置右股静脉临时导管、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同时建立左前臂自体动静脉瘘。年4月内瘘血栓形成,行内瘘修复术。年9月内瘘血流量不佳,行内瘘修复术+血栓狭窄段球囊扩张术。年12月内瘘再次血栓形成,行内瘘修复+取栓术。年2月内瘘血流量不佳,行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6月16日在家中发现内瘘血管杂音及震颤减弱,医院行血液透析,泵控血流量仅达90ml/min。6月17日下午18点左右,患者及家属慕名来我院求助于肾内科刘国主任和杨彦平副主任。
在充分评估完血管条件后,刘国主任带领的专家团队为患者商议制定了手术方案:1.左侧动静脉瘘修复术+取栓术,但由于血栓段较长,因此取栓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且患者上臂头静脉闭塞、上臂贵要静脉狭窄,故再次血栓风险高;2.肱动脉-贵要静脉人造血管造瘘术。
人工血管分为常规型和即穿型两种,常规型人工血管手术后最快需要两周修复,消肿后才可以使用;即穿型人工血管术后血清肿及穿刺针眼出血发生风险低,术后24小时即可使用,不需要成熟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插管透析。
与患者及家属就手术方案详细沟通后,患者及家属选择了即穿型人工血管。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由刘国主任和杨彦平副主任为患者进行手术:
首先游离肱动脉、上臂贵要静脉,备用;测量人工血管的长度
沿术前标记线,使用环形隧道器于前臂做环形皮下隧道,将人工血管沿环形皮下隧道置入前臂皮下组织内
阻断肱动脉、上臂贵要静脉,在血管侧壁上切开约1cm,然后分别将肱动脉、上臂贵要静脉与人工血管两端连续吻合成功,血流通畅,血管震颤明显,吻合口无渗血
缝合伤口,手术结束。患者术后第二天开始使用人工血管穿刺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可达ml/min以上。
患者术后两周拆线后
众所周知,血液透析通路是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的生命线,临床上首选自体动静脉造瘘,但是当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造瘘、造瘘屡次失败或各种原因引起内瘘堵塞无法再次建立血管通路时,此类患者只有两种选择,留置深静脉长期导管或采用人造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医院肾内科拥有陕西省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科室设备齐全、业务全面,现已成功建立人工血管造瘘术四例,此次即穿型人工血管造瘘术的成功开展开创了咸阳市此项技术的先河。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