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世界死因顺位中名列第3位的肿瘤。近年来,尽管结肠癌的治疗手段有很大进步,但仍有50%以上的晚期结肠癌患者死于肿瘤的腹膜种植复发。近日,医院肿瘤二科联合普外三科,共同为一名晚期结肠癌患者实施了本市地区首次成功开展的新技术——乙状结肠癌术后体腔热灌注化疗术,能显著降低肿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
38岁的章先生被诊断为乙状结肠中低分化腺癌,于年8月26日入住医院普外三科。乙状结肠癌是结肠癌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部位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处。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强调手术切除,并注重联合术前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但根据病史资料显示,该患者既往有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史,家族中其父亲患有原发性胰腺癌、胃癌、结肠癌病史,属于结肠癌反复发作及存在家族史人群,复发因素十分高危,传统治疗方法恐怕难以达到阻止复发的目的。
针对患者特殊情况及肿瘤多学科治疗原则,普外三科联合肿瘤二科为患者会诊治疗,最终决定为患者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体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及降低复发率。
9月2日14:30,普外三科为患者实施了全麻下“乙状结肠根治术”;17:30,肿瘤二科为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控温43℃;19:00,手术顺利结束。此患者是我市第一例术后患者行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案例。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于9月4日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医院肿瘤二科主任丰元清介绍,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是在肿瘤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的一大创新。它根据肿瘤热疗原理,通过恒温控制系统将治疗液体加热到43-45℃循环灌注于体腔内,利用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令其自行凋亡;协同化疗药物广泛渗透腹腔,杀灭可能残存的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复发转移。
尤其因手术后两周内是肿瘤复发的高危期,病人在行乙状结肠癌术后立即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腹腔恶性肿瘤导致的种植转移。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复发率,消除术后的亚临床病灶均有显著作用。
据了解,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是目前预防肿瘤术后转移及治疗癌症晚期胸腹水的首选治疗方法,广泛适用于如胸腹盆腔广泛性种植转移(包括来源于肺癌、食管癌、胃癌、卵巢癌、肝胆系癌、胰胆管癌、腹膜假性黏液瘤等)的治疗;胃癌、大肠癌、卵巢癌、肝胆系癌、胰胆管癌、腹膜假性黏液瘤等术后腹膜转移预防;恶性腹水的治疗;膀胱癌的治疗;恶性胸水、胸膜间皮瘤、胸膜转移癌的治疗。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