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晶、吴镜湘、吴德华、张晓峰、朱宏伟、徐美英
,上海医院麻醉科(张作晶、吴镜湘、吴德华、张晓峰、朱宏伟、徐美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39(03):-.
DOI:10./cma.j.issn.-..03.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西医引导类)
项目();医院适宜技术
课题(SHDC);医院“医师
系列”第一梯队人才项目培养计划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将充气式升温毯作为主动保温措施,观察主动保温对维持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体温的作用以及对患者血清cTnI的影响,旨在探讨主动保温是否可以降低低温相关的心肌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术前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拟行经左颈-右胸-腹正中翻身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含腔镜、机器人及开胸术式)的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主动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45例。
环境温度均设定在22℃,湿度40%~60%,两组均采用被单覆盖和41℃输液加温,并将充气式升温毯(BairHugger,美国)覆盖于患者下腹部及双下肢,不同的是主动保温组从患者入室时即开启升温毯,调节初始温度设置在43℃,并维持鼻咽温在36~37℃;常规保温组仅当体温下降至35℃时开启升温毯,当体温回升至35.2℃时关闭升温毯。
主要指标:①鼻咽温持续监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60min(T3)、min(T4)、min(T5),术毕(T6)记录。②于T1时及术后12、24、48h测定cTnI。
次要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吻合口瘘、脓胸]。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入组90例,剔除5例(主动保温组1例T1时cTnI高于正常值,两组各2例术后48h拒绝抽血或随访),共85例(主动保温组42例,常规保温组43例)纳入统计。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失血量、尿量、手术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中体温变化
体温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保温组各时间点的体温均可维持在36℃以上;常规保温组除T1、T2体温在36℃以上,其余时间点均低于36℃,其中T2~T3下降较快,T3~T6下降速度减慢(表1)。另外,常规保温组8例温度下降至35℃,启动升温毯补救。
2.3 cTnI变化
T1时两组患者cTnI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开始升高,两组术后12、24、48hcTnI均高于T1时(P0.01);两组患者术后12h时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48h时主动保温组cTnI低于常规保温组(P0.05,表2)。
主动保温组有6例(14.3%)患者cTnI异常升高至0.03μg/L(正常临界值),低于常规保温组的15例(34.9%,P0.05)。
2.4 术中和术后心律失常、术后并发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与常规保温组比较,主动保温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下降(P0.05);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d内无死亡病例(表3)。
3 讨 论
据文献报道,充气式升温法作为一种主动加热保温方法,其有效性明显强于目前常规的保温方法(如输液加温、被单覆盖等),因此本研究采用充气式升温法进行主动保温。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大约87%发生在术后2d内,其中16%有心肌缺血症状,而84%无缺血症状,很多病例并无明显的ECG改变,但心肌损伤患者的术后30d内死亡率却可高达10%左右。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常规的输液加温和被单覆盖仍有较高的围手术期低温发生率,常规保温组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初期体温在36℃以上,手术开始后前60min体温下降较快,60min后下降速度趋缓。提示麻醉后60min以内是保温的重要时间段。主动保温组术中持续使用充气式升温毯,即便受胸科手术部位的限制只能覆盖腹部与下肢,仍可以使患者术中的体温保持在36℃以上,说明此保温方法能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前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正常范围,而术后12、24、48h明显增高(P0.05);两组在术后12h内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cTnI尚处于上升期,差异尚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TnI达峰值后的24h和48h,主动保温组cTnI值明显低于常规保温组。如果以cTnI超过0.03μg/L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临界值,我们发现主动保温组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常规保温组的34.9%,提示术中主动保温可能会降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主动保温组术后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律失常、吻合口瘘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保温组,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不排除可能与低温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血流下降有关。本研究中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ICU停留时间或住院时间不仅受低体温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还与其他很多影响因素有关,如肺部并发症、呼吸机支持的时间、床位周转等。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白癜风怎么样治疗